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句出自李白的《戴天山访道士不遇》,树林深时常能见到鹿,用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林子幽静,极少有人来访,道士不说是神仙一流人物,至少也是隐士高人作派,“溪午不闻钟”到正午了,也不听见钟声,道士不在道观,闲云野鹤一般,来去自由。

唐诗中,似乎李白最钟情于白鹿,这方面的诗句是最多的,这与李白慕道修仙的态度是一致的。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在中国,仙鹿成为骑乘兽,大约是在战国中晚期神仙信仰兴起时;至秦汉时期,民间丧葬帛画、画像石等骑鹿、驾鹿形象,都显示出神仙思想的盛极一时。

战国时期楚墓中涌现的大量头戴鹿角的镇墓兽,主要是作为墓主人升天的工具。其后,汉代墓葬中的帛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彩塑陶灯等相关器物上也有不少鹿与羽人相伴、仙人骑鹿或驾鹿车的摹画。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件彩绘帛画,其上端悬有一铎形物,两侧各有一兽首人身的动物骑在鹿形异兽上,向左右奔腾。意义应是由神鹿迎接墓主人从凡间升入仙界,其中画像砖浮雕的鹿头兼有祭牲和引导兽的作用。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马王堆1号墓朱漆彩绘棺侧的鹿

又如河南南阳十里铺中室南盖顶“羽人·神灵”画像石描绘的是墓主人将要到达的仙界情景:“羽人体态轻盈,……云际间有二飞鹿,头上枝状长角延颈振翅飞腾。”河南永城酂城东汉墓出土的“羽人升仙”画像石,刻画八个羽人“分乘八头神兽,……向同一个方向奔腾”。其中“第五个为鸟兽虎身,有翼,疑为飞廉;第六为双角,歧出之角不呈树枝状,但圆形斑皆似鹿;第七为鹿状,而蹄似猫科爪。”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此外,骑鹿形象还见于四川彭县收集的汉代“骑鹿升仙画像砖” 和陕西绥德墓门楣画像中的羽人骑鹿形象等。与仙鹿相伴或骑鹿者多为神仙羽人,而乘鹿车者,除了仙人,还常有墓主人。如南阳“鹿车·升仙”画像石,刻画的就是墓主人登遐之景:“舆内乘一尊者,一驭者,……车前两只仙鹿挽引,车后一只仙鹿追随,二羽人手执芝草并行。”

也有集骑鹿、乘鹿车于一个画面的,如徐州市铜山县洪楼村1号汉画像石墓的三角形隔梁石右侧面的祠主升仙图。以上所述这些随葬品中有关神鹿形象的摹画,与文学、道经中的鹿意象描绘是一致的,是神仙信仰在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似表现。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汉代严忌在《哀时命》中说:“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后。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这里的神仙,前有枭羊开路,后有白虎跟随,而所骑之兽正是白鹿。与《哀时命》类似,汉乐府里有《长歌行》句:“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东汉桓谭《仙赋》有云:“夫王乔赤松,……驰白鹿而从麒麟。”三国曹植《飞龙篇》亦曰仙童:“乘彼白鹿,手翳芝草。”其后,不少诗文描写仙人或求道之人骑鹿:

仙人卖玉杖。乘鹿去山林。([梁]萧绎《相名诗》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乗白鹿,往从之游愿心足。([唐]卢照邻《怀仙引》)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唐]李贺《兰香神女庙》)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莫高窟第395窟,甬道南壁,颈部挂包的鹿,五代。

考察汉魏间仙人乘鹿的诗句可以发现,升仙骑鹿只是泛泛而谈,并不具体特指某位仙人。至西晋后,乘鹿而行被落实到每位具体的仙人身上。如西晋张华《博物志》载汉武帝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而来;梁元帝萧绎《金楼子》载舜执政时,祥瑞不断,西王母派使者乘白鹿、驾羽车而来。此外骑鹿的仙人还有韩众、鲁女生、苏仙公、羡门子以及玉虚尊师等(《神仙传》卷八、卷十;《太平广记》卷十三、卷二十五)。

除骑鹿之外,仙人出行也常驾驭白鹿云车。《穆天子传》卷五记周穆王跟随井公博“驾鹿以游于山上”。《穆天子传》写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是周穆王至战国时期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其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这里的井公博,郭璞注云:“有道德人也”,应是得道通神(或成仙)之人。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同骑鹿记载相似,魏晋以后驾鹿车的仙人多为有名有姓的个体。据刘向《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乘白鹤驻于缑氏山头的。但在魏晋乐所演奏的乐府诗《王子乔》却云:“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东晋葛洪的《神仙传》记汉武帝时仙人卫叔卿“乘浮云驾白鹿集于殿前”;薄延也曾乘白鹿车迎沈义成仙。道藏《十二真君传》记吴真君“乘白鹿宝车,冲虚而去。”《无上秘要》又有“天王姓凝讳䨱霍,……乘白鹿丹霞之舆”的描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72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9日 上午10:42
下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上午10:42

相关推荐

  • 七月七,拜魁星!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七夕节,同时也是道教五腊日之一的“道德腊”,也是主掌“文运”的魁星诞辰,你知道吗? 七夕•“道德腊” 除了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之外,七月初七为道教五腊日之一的“…

    2025年6月19日
  • 阻碍修行人的要知道什么是十病、什么是十恶,具体是指什么?

    同道中惜性命者,欲要学道,先须学人,学人成就,学道有望。学人之法,先要知十病九恶为截路空亡,乃修行人之魔障,若不狠力抉去,终是大患。 何为十病? 第一病:看不破世事,妄想神僊,是糊…

    2021年12月2日
  • 梦因何而来?做梦的六种征兆

    清醒时有八种迹象,即所谓的八征:“继续做完以前旧事”、“开始新行动”、“获得好结果”、“遭受一定损失”、“表现出悲哀之情”、表现出快乐之情”、“繁衍生命”、“消损乃至死亡”。这八种…

    2022年1月3日
  • 雕塑神像有哪些规矩和讲究?

    道教塑像有一定的仪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卷有《造像品》,规定了造像的先后次序,质料、尺寸、仪相、辅神、衣冠、华座、冠帔等,要求皆依经典规定。在塑像时,也要进行敬神仪礼。…

    2021年12月1日
  • 给大家发个阴阳的牌子看看…

    最近江西的雨下个没玩,没法开工,难得清闲,发了几天呆,随便写几句,应付了事… 好久没好好看朋友圈了,翻了一下,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雷击枣木或奉请或结缘,真假未知。但是能从侧…

    2021年12月27日
  • 道法传承有天律,夫妻间也不可轻传!

    葛洪真人所著《神仙传》之《程伟妻》中写过一则故事:汉黄门郎程伟从小好道,喜欢外丹黄白术。他结婚后才知道妻子方氏是精通道术的道士之女。黄门郎是皇帝身边的官员,经常随皇帝出行。汉初,文…

    2021年12月20日
  • 面相有五不看 看有三不说

    面相五不看 1、饮酒后不看:酒气入眼吉凶难分。 2、色欲过多不看:气色青暗吉凶难分。 3、暴怒后不看:青蓝满面阴阳难分。 4、人多不看:难集中易分神。 5、自己有事不看:心不在焉,…

    2025年6月20日
  • 这个让唐太宗死了都要爱的男人,原来是下凡仙官

    唐李氏王朝受命治理天下,为使四海昌平,寰宇咸安,老君爷便想从华山素灵宫当中挑选一名仙官下凡协助皇帝,于是召集华山道众,千百名弟子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遂见五色祥云汇聚于素灵宫上方,老…

    2021年12月31日
  • 做法事都会用到、学道之人都应懂得的沟通神人方法

    道教科仪中的公牍文体简述 科仪是道教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作用之一是沟通神人、济世度人。道教科仪中,需运用许多公文性质的文字。在道教科仪中,公牍文是神人沟通的重要途径,是随方设教的…

    2021年12月14日
  •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

    阴阳       阴阳者,“阴”者暗也;“阳”者明也。”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先贤拈出…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