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句出自李白的《戴天山访道士不遇》,树林深时常能见到鹿,用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林子幽静,极少有人来访,道士不说是神仙一流人物,至少也是隐士高人作派,“溪午不闻钟”到正午了,也不听见钟声,道士不在道观,闲云野鹤一般,来去自由。

唐诗中,似乎李白最钟情于白鹿,这方面的诗句是最多的,这与李白慕道修仙的态度是一致的。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在中国,仙鹿成为骑乘兽,大约是在战国中晚期神仙信仰兴起时;至秦汉时期,民间丧葬帛画、画像石等骑鹿、驾鹿形象,都显示出神仙思想的盛极一时。

战国时期楚墓中涌现的大量头戴鹿角的镇墓兽,主要是作为墓主人升天的工具。其后,汉代墓葬中的帛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彩塑陶灯等相关器物上也有不少鹿与羽人相伴、仙人骑鹿或驾鹿车的摹画。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件彩绘帛画,其上端悬有一铎形物,两侧各有一兽首人身的动物骑在鹿形异兽上,向左右奔腾。意义应是由神鹿迎接墓主人从凡间升入仙界,其中画像砖浮雕的鹿头兼有祭牲和引导兽的作用。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马王堆1号墓朱漆彩绘棺侧的鹿

又如河南南阳十里铺中室南盖顶“羽人·神灵”画像石描绘的是墓主人将要到达的仙界情景:“羽人体态轻盈,……云际间有二飞鹿,头上枝状长角延颈振翅飞腾。”河南永城酂城东汉墓出土的“羽人升仙”画像石,刻画八个羽人“分乘八头神兽,……向同一个方向奔腾”。其中“第五个为鸟兽虎身,有翼,疑为飞廉;第六为双角,歧出之角不呈树枝状,但圆形斑皆似鹿;第七为鹿状,而蹄似猫科爪。”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此外,骑鹿形象还见于四川彭县收集的汉代“骑鹿升仙画像砖” 和陕西绥德墓门楣画像中的羽人骑鹿形象等。与仙鹿相伴或骑鹿者多为神仙羽人,而乘鹿车者,除了仙人,还常有墓主人。如南阳“鹿车·升仙”画像石,刻画的就是墓主人登遐之景:“舆内乘一尊者,一驭者,……车前两只仙鹿挽引,车后一只仙鹿追随,二羽人手执芝草并行。”

也有集骑鹿、乘鹿车于一个画面的,如徐州市铜山县洪楼村1号汉画像石墓的三角形隔梁石右侧面的祠主升仙图。以上所述这些随葬品中有关神鹿形象的摹画,与文学、道经中的鹿意象描绘是一致的,是神仙信仰在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似表现。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汉代严忌在《哀时命》中说:“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后。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这里的神仙,前有枭羊开路,后有白虎跟随,而所骑之兽正是白鹿。与《哀时命》类似,汉乐府里有《长歌行》句:“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东汉桓谭《仙赋》有云:“夫王乔赤松,……驰白鹿而从麒麟。”三国曹植《飞龙篇》亦曰仙童:“乘彼白鹿,手翳芝草。”其后,不少诗文描写仙人或求道之人骑鹿:

仙人卖玉杖。乘鹿去山林。([梁]萧绎《相名诗》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乗白鹿,往从之游愿心足。([唐]卢照邻《怀仙引》)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唐]李贺《兰香神女庙》)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莫高窟第395窟,甬道南壁,颈部挂包的鹿,五代。

考察汉魏间仙人乘鹿的诗句可以发现,升仙骑鹿只是泛泛而谈,并不具体特指某位仙人。至西晋后,乘鹿而行被落实到每位具体的仙人身上。如西晋张华《博物志》载汉武帝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而来;梁元帝萧绎《金楼子》载舜执政时,祥瑞不断,西王母派使者乘白鹿、驾羽车而来。此外骑鹿的仙人还有韩众、鲁女生、苏仙公、羡门子以及玉虚尊师等(《神仙传》卷八、卷十;《太平广记》卷十三、卷二十五)。

除骑鹿之外,仙人出行也常驾驭白鹿云车。《穆天子传》卷五记周穆王跟随井公博“驾鹿以游于山上”。《穆天子传》写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是周穆王至战国时期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其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这里的井公博,郭璞注云:“有道德人也”,应是得道通神(或成仙)之人。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同骑鹿记载相似,魏晋以后驾鹿车的仙人多为有名有姓的个体。据刘向《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乘白鹤驻于缑氏山头的。但在魏晋乐所演奏的乐府诗《王子乔》却云:“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东晋葛洪的《神仙传》记汉武帝时仙人卫叔卿“乘浮云驾白鹿集于殿前”;薄延也曾乘白鹿车迎沈义成仙。道藏《十二真君传》记吴真君“乘白鹿宝车,冲虚而去。”《无上秘要》又有“天王姓凝讳䨱霍,……乘白鹿丹霞之舆”的描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72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9日 上午10:42
下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上午10:42

相关推荐

  • 相貌,是一个人善恶承负的综合表现

    相貌里藏着的善恶承负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承负的综合表现。 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 某人经常爱小拿…

    2021年12月11日
  •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刘肇刚念完这封信,忽然就看不到那个送信的小孩子。可是,刘肇夫妇还不觉悟,依旧杀牛吃肉。 一年后,刘肇做梦被传讯到阴间,阎王愤怒地对…

    2021年12月9日
  • 神奇的子午流注,让你手到病除!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的。实践告诉我,这个子午流注既简单易懂又有奇效。 诚望大家记住这个图,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大家便于…

    2022年1月17日
  • 道教小知识 | 太极

    太极是道教宇宙观的基本概念。典出《南华真经·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指其为道的性质和状态,是对“道”的概括,而不是实体概念。 《易·系辞上》言:“易有…

    2021年12月13日
  • “道”文化对中华民俗的影响

      “道”文化对中华民俗的影响 作者:李信军道长     “道”文化,汇贯于古今,天地以固存。从我们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时的“伏羲氏”起,其根据“河洛”而画“先天卦”…

    2022年1月17日
  • 心静不下来?教你个洗心法儿!

    《洗心说》 明·高濂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 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 戒眼莫视他非,戒口莫谈他短, 戒念莫入贪淫,戒身莫随恶…

    2021年12月23日
  • 一曲《天高云淡》唯之与呵,相去几何?

          “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首《天高云淡》,出自赵聪老师的专辑《琵琶新语》。   向往一片宁静,如一汪秋池般,没有喧闹,没有浮华,有的…

    2022年1月26日
  • 什么是道教的七伤、七报与九守?

    七伤 七伤修道学仙之士的七种禁忌。据《迴天九霄经》载,学道者虽身有仙相,应自然合真,但有七败之伤,若不能修身消除,则难名列仙班。 《云笈七籖》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七伤》谓:“学…

    2021年12月2日
  • 哪些是有损财运的风水物品?

    说到财运那么每个人都喜欢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财源滚滚,所以有很多的人就会去收集一些风水物品摆放在家里增加财运。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这可不是什么都能往家里放的,放不好甚至会破财,一起来…

    2021年12月3日
  • 现在人为什么多病?都是因为做多了这件事!

    过度消费,透支福报 这几年,大家一直在鼓动消费,大量的消费来刺激大量的生产,结果造成生产过剩。比如大家爱穿的衣服,用的家具,差不多就扔到了。因为很便宜。但扔掉的东西怎么办?就变成垃…

    2022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