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修道关键在于修性,而这本性又是我们与生俱来、不曾离弃的,那为什么我们总是寻而难见、觅之不得呢?
《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又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此经用“盗”字、用“贼”字把道理说的明白透彻。
何为“盗”,何为“贼”,舍其贬义而观之,实则指去争取非己之物也。何为非己之物,好比如我们钱包里的钞票,没到手之前非我所有,用出去之后亦非我所有,它在我手中只是暂时管有。
同样的,我们的身体生前非我所有,死后亦非我所有,眼下只是暂时管有而已。社会中各色人等奔忙劳碌,辛苦营谋,无非是想将更多的钱财攒到自己手中,好让自己享受更多钱财所带来的利益。
同理,宇宙中芸芸众生谁不愿意获取更多的生命资源?其实三界十方都在与你争夺,生命资源万分的宝贵,到谁手就是谁的,故而说都是盗、都是贼,就像我们道人修长生之道,其实也在向天地日月“盗”取精华。
天地之间盗机四伏,都想要盗取现在你身上的生命资源,那他们如何来盗取?无非就是“威逼利诱”,所以各种令你迷失本心、戕伐真性、摧毁生命的磨难或者诱惑就不间断地向你袭来,这本是自然的规律,是不以你的意愿而改变的。犹其是出家修行人,这样的磨难和诱惑就比常人为多,因为你的生命资源更为珍贵,一如《西游记》中的唐僧肉。
这个道理若明白透彻,就是“见之者昌”,若心不清、脑不醒,错手失足,恐将此身不保。
修道之难,就难在这里。

《钟吕传道集》则明言修道有九大难事:
衣食逼迫、尊长邀拦、恩爱牵缠、名利萦绊、殃祸横生、盲师约束、议论差别、志意懈怠、岁月磋跎。
须免此九难,方可奉道。如《道德经》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至于日常少私寡欲,时刻确立正念和保持清静心,这些修性基本功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