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一尊专属于道教的慈航真人像,估计是每个道教徒的心愿了…曾几何时,这种念想萦绕不休,念力多了,感应也就与日俱增。今年仲夏时,蒙慈航点化,得布化机缘,遂发愿、行愿、塑像。正所谓:慈航倒驾,乘愿而来;随声赴感,真实不虚…
先贤曾云:印经造像,乃兴起正法之第一要事。神像一出,可谓无上殊胜。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缘起文
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慈航真人法像
乍看起来,貌似和传统的观音菩萨造像并无区别,其实,细节之变化,教义之不同,可谓迥然异像、差别万千也…鉴于鲜有介绍两位神祇的不同,本文我们主要通过神祇造像、信仰源流来阐释两位神祇的不同。
在大多数人看来,佛教的观音菩萨造像和道教的慈航真人造像是差不多的。比如都手持杨柳枝和玉净瓶,身边都侍从童男童女。但从宗教的教义来看,两者在造像上还是有区别的。
1、冠带垂璎
佛教的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补处佛,冠戴阿弥陀佛;而道教的慈航真人,则衣着传统冠饰,肩披浩然巾、头戴如意冠。这个细节,能精准的体现出华夏夷狄之间的冠戴区别。
观音菩萨冠带上刻有阿弥陀佛像,意为存本师像,溯法源处,菩萨顶佛;而慈航真人头戴如意冠,背光之上,凌空虚浮一天尊像,跏趺结印,为慈航真人本炁幻化而出,一炁腾空扶摇直上。
而凌空虚浮的天尊即为灵宝大道君,在《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中指出:灵宝天尊有七十二号,曾在赤明开运号梵形,又号观世音,化在太清境,出洞神仙经,下代教化,为十方导师至极天尊。
所以,背光之上悬浮的灵宝天尊像,即为一炁化真身像,意为观照本心,随机幻化,度人无量。
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慈航真人法像
2、威仪姿态
佛教的观音菩萨一般贴胸前戴珠宝璎珞,显露的身体比较多,比如手脚常会露出来;有时候也是显示壮硕的胸膛,因为早期的菩萨像均为男身男像。而道教的慈航真人是女冠修真得道,所以姿态柔美,造像大都注重仪表,不显露身体,甚至手腕都会被遮挡,这些与华夏汉统礼仪之邦有着很大的关系。
甚至可以这样说,道教的慈航本就是坤元女冠修真得道之像,故慈航之像,万不可坦胸漏脚。所以,慈航之造像,大体当为身着长服,内着中衣,周体覆盖,璎珞佩饰皆在服饰之外,不可显露肌肤。
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慈航真人法像
二、信仰根本不同
观音菩萨和慈航真人除了在神祇造像和基础信仰不同外,其信仰根本也是有差别的。从佛教和道教两教同时分析,仅供参考。
1、佛教的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阿弥陀佛合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手持玉净瓶象征清静无为之道,非由观心,实以观音而得道。耳肾同为坎,《黄庭经》又称耳为娇女。故而,观音属坎水之象,主静而现女相。
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象征念佛成佛之道,非是念佛,实以念佛而拴心。《黄庭经》曰:心部之宫,莲含华。人之心,状如莲花。莲花,即人的心。故而,大势至菩萨,属离火之象,主动。
精由肾漏,即由耳亦漏。故须调息,喝音入耳,以藏神于耳。欲水源清,在先洗耳,肾水自清。故而,西方三圣实为取坎填离的金丹大道之象。所谓念佛只为拴心,只侯心火下降与肾水上升而丹成。
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慈航真人法像
2、道教的慈航真人
故而,无论佛教的观音菩萨,还是道教的慈航真人,皆代表坎水之象,侧重普济普度,神性相似。
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慈航真人法像
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慈航真人法像
备忘一:仿佛是去年,尚德兄过南昌,闲暇小聚,畅谈经教,受益颇多,此文亦是仰赖道兄指点一二。
聆听法语归净土,常诵经卷种福田|同修|发心|证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