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文中的“五刑十恶等罪”,指的都是什么?

《唐律疏议》开篇第一卷《名例》中,就开宗明义指出,“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

有个成语叫做“十恶不赦”,便是从这里来的。

道教很多经文中都提到“五刑十恶等罪”,例如《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中就提到“地官曰:五刑十恶等罪,永不赦除。”

那么,到底“五刑十恶等罪”是指的什么呢?

道教经文中的“五刑十恶等罪”,指的都是什么?
1
何为“五刑

五刑是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克而产生的。据《逸周书逸文》记载:“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

这五种刑法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二帝废除肉刑开始,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刑产生了,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议))进一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

以上几种主刑都是针对男性犯人而言的,对于女性犯人,五刑则是指:刑舂,拶刑,杖刑,赐死,宫刑。

封建五刑一直到清末才被废除。现在社会也有五刑,主要指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二曰军刑,上命纠守;三曰乡刑,上德纠孝;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曰国刑;上愿纠暴。

戒律即道教约束道士言行,防止违反教规玄范的警戒条文。“戒”是戒诸恶行也,律是自律,完全靠自己来规范自己,完善人格和道德。其目的是为了教诫,劝诫教徒们止恶从善,舍妄归真。是道教徒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通过戒律,对教徒的宗教生活和道德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是教徒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信仰的基础,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以使务道者和奉道者改正一些不良之习,清净自己的心身,精进自己的修行。若守一分戒便得一分道,守十分戒便得十分道。

在道教中能够持守戒律,不但是一位很好的道士,而且也是一位很好的公民,因为道教的许多清规戒律与时代要求相—致。作为一个合格的道士的前提是必须遵守律法,只有遵守律法才可以更好的遵守道教的戒律。

道教经文中的“五刑十恶等罪”,指的都是什么?
2
何为“十恶

十恶,是中国古代十类重罪的总称。这十类罪行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这些罪行被封建统治者认为是最重的罪,故称十恶。十恶是从秦汉起逐渐形成的。秦律有不孝、不敬等罪名。《唐律疏议》说,“汉制九章,虽并湮灭,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谋反、大逆、不孝、内乱也有案例可资考证。到了南北朝,十恶的各条大致都有了。北周“不立十恶之目,而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内乱之罪”。北齐律把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和内乱,列作重罪十条。在《北齐律》“重罪十条”基础上,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十恶制度,唐朝沿袭之。犯十恶者,“为常赦所不原”。

道教中“十恶”主要指身造者三(一、杀,杀谓杀害生命;二、盗,盗谓盗取财物;三、淫,淫谓淫狎行动),口造者四(四、妄语,谓虚诳不实之语;五、绮语,谓杂秽不正之语;六、恶口,谓骂詈恼人之语;七、两舌,谓离间两方之语),意造者三(八、悭贪,悭吝贪着;九、嗔恚,嗔恚忿怒;十、邪见,暗昧迷理)。

道教经文中的“五刑十恶等罪”,指的都是什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4810.html

(2)
上一篇 2021年12月20日 下午3:53
下一篇 2021年12月20日 下午3:58

相关推荐

  • 如果你是神仙下凡,那么在这一世生命是否还会选择继续堕落?

    人生是一段几乎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所有人都能在努力前行,因而非进则退,犹如逆水行舟。 你,本来也跑在队伍的前列,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却渐渐掉下队来——或许是考试落榜,或许是恋爱、…

    2021年12月23日
  • 修行大成者,要做到哪三点!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相似的经历,总会一段时间顺利,一段时间不顺。有的人,把它归结为运气,其实不然。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老子认为:通过修行、善为道,可以达到大顺的境界。治国如此…

    2021年12月2日
  • 每天都在学“养生”,为何健康还是得不到改善?

             养生、摄生不是难在方式方法的推广,而是难在如何从心境上革除陋习,一切取决于己心(道),而不在于方法(术)。老君曰: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当真正天人合一,与…

    2022年1月7日
  • 中国人的养生目标:虚而不屈,动辄愈出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大家对养生保健愈发重视,时不时都会留意些养生技巧、保健要领,但是,很多人光顾着注意“养生技巧”,却不曾思考一个问题:养生,要养到什么程…

    2022年1月24日
  • 从你的出生 24节气 看你的人生命运是怎样的?

    正月出生(立春至惊蛰) 正月为寅木,此月生人天生近权贵,通常都可以做领导或有权力,位居他人之上。做事情成多败少,而且仔细小心,因此大多财运不错,且婚姻生活美满幸福,夫唱妇随,儿女乖…

    2021年12月6日
  • 我们常说的山神、土地、城隍都是怎么来的?

    对神祇的信仰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都有的。中国的先民们认为,日月星辰、山川大地,乃至草木土石都有主宰和精灵附属,所有本土的道教和民间信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灵崇拜的宗教。 特别是…

    2022年1月23日
  • 修道是要拜名师,还是要拜明师?

          道教修行特别强调道经师三宝的意义,唯有皈依三宝,才能在修道的路上明理、明道。      三宝之中,唯有师宝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的鲜活的修行榜样。所以师父一词,在道教中具有别…

    2022年1月19日
  • 富贵三更梦,平安两字金

    富贵三更梦,平安两字金  有一副古老的对联:人喜富贵三春景,我爱平安两字金。   说富贵如同三春美景,其实富贵更多时候是枕上一梦,梦醒成空。   古人感叹:眼看…

    2022年1月25日
  • 《梅花易数》:八种人格的适宜职业

    距今九百年前的邵雍将人格职业匹配思想编织在他的《周易梅花数》中。书中“万物类象”在人事一项中对人格特征进行了描述,又在“人物”“求名”“谋望”“求利”各项中对各类人格的职业进行了匹…

    2021年12月15日
  • 手上六个地方告诉你 招财还是漏财

    大部分人看手相,都是看生命线、智慧线和感情线,这三条线并称为人体手掌的三大主线。从这几条线中,可以看出人的身体健康、聪明程度以及情感运势,但人的手掌纹路繁多,分析起来比较困难。其实…

    202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