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欲重者,伤肾精
每个人生来都是带着业力的,那是我们累世因为各原因犯下的罪业。
若是不消除,他们会积累成业障,阻碍我们的生活。他们躲在我们体内,吸我们的精气神,吸我们的能量。
能量不足时,他们就会来捣乱,让人神志不清。所以当我们自身能量不足时,就很难支撑起这个身体,常常感觉身体很重。

缠身的各种反应
浑噩健忘,心不在焉,这是心性被罪业蒙蔽的显示。道家讲澄清心境,有这种现象的人要多忏悔,试试打坐入定、拜忏、练习道家养生功法。
“无事起烦恼”。有这种心态的要多加重视,生活中并没有多大的烦忧却总是开心不起来,容易动不动就生气发火。这是业力在牵引着你,罪业都是燥动不平静的,这种心态的人要多忏悔,多和亲友交流,不能总停留在自己的想法和世界中。听听道乐,舒缓释放负面情绪。
看到好人好事本应有赞叹欢喜之心,但却不以为然,甚至心虚不已,仿佛自己是那个做坏事的人。有此现象的人要多多忏悔,多念道经,可以诵持道家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或多做善事,从道法中培养自己的善根。
很多人一听说宗教、道法等心理就产生了抵触排斥心理,缺乏善根就是此种表现。其实在社会中难免会接受到各种我们所不熟知的领域,只要是正信合法引人从善的文化,不管学与不学,可以了解一些,也是自身学知的一种充实。
这种情况经常听师兄们提到,帮助了他人,别人反而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你的过去因的业果与善业相冲撞,这已经是重业轻受了,此时不应怪罪抱怨他人,而是多忏悔自身业力。
就是黑白颠倒。即不论对错的人,这种人和他争辩不得,总以自我为主,即使是错误的事也拒不承认,这是一种过失相,心中毫无谦卑善意可言,如能得以悔悟,更要好好忏悔。
以上种种皆为罪业之相,一定要多修持,多读道家经典,完善自我的品性、修持平静的内心、培养自身智慧,在这些修行中忏悔改正才能修得一切善法,止断一切恶念,渡化一切众生。
诸罪孽中,杀孽最重。戒杀放生消杀业,曾有过堕胎,伤害动物等,造下杀业的师兄们,可以用放生、吃素、戒杀的方法,消除杀业重罪,偿还命债。
在戒杀放生的过程中,最大受益者还是自己本身。因为在这种行为中,我们不仅偿还了宿世的杀债,更为自己无形中创造了无数的福德因缘。
邪见会摧毁所有善法种子的力量,凡贪色淫乱者,必遭祸殃,而且这种祸殃来得非常迅速。邪淫之果报极惨烈,现世即感倒霉、运气差、耗钱财、被人欺负、卑贱、家庭不和、婚姻不顺、工作不顺、精神恍惚、自卑、恐惧、乃至恶疾、死亡等等苦恶之命运,所以一定要尽早戒除邪淫。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之布施品云:“布施有三等,功德无量,人天得大利益,不可思议。一者施法,二者施身,三者施财。” 广行善能积累莫大福报,捐庙修缮、助印经书也是一种积累功德,消除业障的好方法。 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此功德不仅能化解体内的冤亲债主,更有利于家人,福慧随身。
修道持咒,供养三宝,得到十方神仙庇佑加持,常念《太上感应篇》得无量功德,去除贪嗔痴,增长智慧,度化冤亲债主,得无上福报。
道经中有“洗心忏悔”之语,忏悔即是对我们身心的业障进行一次次彻底的清洗,当我们的忏悔愈深切,愈是能洗涤我们愈微细的污垢,愈能清除我们重大的罪业。至诚忏悔自身过去所造罪业,发愿断恶行善,消除罪障。
为何忏悔是消业障的殊胜法门
“性一纵,则积甚丘山;心一悔,则释如冰雪。故本行经教之昭示,乃罪福因缘之了明。敢不萌於悔心,敢不收其纵性。投诚恳切,望圣矜憐。十恶五逆,随跪拜以消除。三业六尘,逐称扬而洗涤”。
这段经文是说人求忏悔要有忏悔之真心,忏悔的关键要明罪福因果,萌於悔心和收其纵性。进而说忏悔的功德能消除十恶五逆,能洗涤三业六尘。请求神圣赦宥罪愆,发愿永为无过之人,成圣成仙,与道合真。
拜忏为什么能消愆灭罪?
一则是祖师功德大,能救度于众生。这如同过去皇帝能大赦天下一样。
二则是因为“身为杀盗淫动,故役之以礼拜;口有恶言,绮妄两舌,故课之以诵经,心有贪欲嗔意之念,故使之以思神。”而礼忏这三者都具备。
如果一个人口诵经文以净口,礼拜诸神以净身,存思金容以净心,如此则三业清静,三业清净自然也就没有罪过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自然也就不造罪了。这就是礼忏的意义所在。
忏悔是我们消除业障,培福积德的殊胜法门。只要我们如法地去忏悔,忏悔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