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最值得的人间修行

 

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内心中总是向往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修行生活。相比之下,道人们整日畅游在青山绿水之中,很少会因为物质的欲求而身染红尘。一心想要求解脱的人们纷纷涌进名山大川,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放下过往尘缘,皈依三宝作一名清静修身的道教弟子。但在现实中,这样的期望总是会在道长这里碰落一鼻子灰。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心想要修行,却常常得不到道长们的首肯呢?

感悟人生,最值得的人间修行

(资料图)

其实,并非不是道人不准许人们做世外的修行功夫,而是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拥有各自的人生使命,我们尽职尽责去完成这份使命的过程,即是一场修行。修行,并不只存在于世外的宗教生活中,若能有一颗历经红尘洗练的心,生命中的一切际遇都将是修行的好时候。修道,其重点不是如何去修,而是学会用心去悟。如果尚未感悟人生真常,又何以妄谈寂然大道!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因对比而存在的,即《道德经》中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须知道,这只不过是世界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表象。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会被表象迷惑了身心,深陷清静与烦扰的反差中,我们立于此处,却要一心求着彼处的逍遥。在真正的修行人看来,此类人并非是要来求道,而只是想从不得志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他们所谓的修行也不过是给心灵释放一些压力罢了。在体验了几日山野中的清静无为后,多数人心中仍会重新燃起对物质世界的渴求。既然在求方外仙道,当明明已经出离尘世时,却为何又要复入樊笼呢?

感悟人生,最值得的人间修行

(资料图)

在道教的教理教义中,清静与无为是两大主旨。道教认为,唯有心中清静无染,才能体味到修行的本真。想要臻达清静心性,便要在无为上下功夫。世间人看世外修士,只能看到他们呈现出来的与世无争的外相,却很难了解到修真过程中与心魔相抗衡的过程。从对修真者的崇奉,到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修道人,这中间免不了要经过数次的反复与摇摆。一边是对逍遥的向往,一边是对红尘的眷恋,人们总是想要得兼鱼和熊掌,最终却只做了拣了芝麻丢西瓜的蠢事。其中因缘若看不明白,也就枉活了一世人间。

再去反观真正的道人家,因为他们在内心中是无欲可求的,所以并不会去思考“什么才是修行”这样的大命题。因为修行不是整日去讲一大堆逻辑思想,而是真正安下心来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再进一步说,修道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多数人在修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烦躁、不安、纠结等等负面情绪,但要明白一点,越是产生退心的时候,也越是修行正值精进的时辰。与自己的心魔作斗争,这当是修行人所要面对的日常。

身为一介红尘中人,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小有一些缺憾与不足,当我们在谈论心中向外的美好时,先当正视自身的问题所在,于此才能为一个“修”字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道祖曾言,悟道之人需要明白“知白守黑”的意义。不论是身在尘世,还是已出世外,在大道面前本来没有入世与出世的区分。所谓修持,既要修磨掉性命上的陋习,并能持守得住心灵上的安宁。虽然身在红尘,倘若能安定得住这颗躁动的心,亦可以修得一身世间法门。相反,哪怕已经做了青衣布履的道人,一旦心中有染,仍无法体味到岁月安稳的妙旨。

感悟人生,最值得的人间修行

(资料图)

因此言,修行不应该成为向外寻求的某种生活方式,而是要通过对自身的修持而使现有的人生合于道真。活明白自我,并不取决于生存与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基础,其只与真心相维系。心能沉寂,才能看得到真实。

世间人们对修道人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畅想,殊不知越是充满了执念与痴迷,也就会对自己现有的人生产生更多愤懑与抱怨。这正与道教修行的理念相悖。道人们劝说众生要过好自己的生活,首要一层含义是希望人们能够破除对修行的执迷。修行不是人生秀场,更不会把自己与世无争的生活展示给外人看。无为只在于心,要放下执着、放下自我。当以一种完全放空且无我的姿态去生活,去除掉心中所有的善恶、喜好与憎恨之后,才会发现原来一切的好与不好都是自己心生的。所有的恶都有来处,所有的善都有去处,之所以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只是因为你尚未以修行的心念来反观自身。

且以我等凡人来论,活出一场明明白白的人生,这便是人间修行所能实现的最大意义。不论饰以什么身份,修行总不会在他人身上发生,而只关于自我的人生态度。也莫着急去达到何种境地,一辈子且长,每走一步自当有这一阶段的收获。你我各自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此不过是大道展示出来的万千情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通过外相而参悟背后的真一之道,借假以修真,此等人间事,即是世上最值得的修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66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9日 上午9:21
下一篇 2022年1月19日 上午9:23

相关推荐

  • 祖师告诫:这样修习,反得魔果!

    正法与邪法,如何鉴别 常听有人说“法无正邪,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是邪”。此话似是而非,属于典型的混淆视听。 从古至今,法门无数,正法与旁门邪法等等,不一而足。…

    2022年1月5日
  • 《周易》智慧:4种人受累,4种人享福

    想太多的人 《易传·系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活得太清醒,容易生烦恼;活得越糊涂,反而越幸福。 清醒的人太较真儿,想得越多越受累,生活中总是一地鸡毛;…

    2022年1月22日
  • 腊八,开启过年模式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

    2022年1月14日
  • 为什么民间把寿命称为阳寿?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生命起源于阴阳交合,但最重要的是那一股先天之阳,这是决定人寿命多少的阳气。从小…

    2021年12月4日
  • 恭贺救苦天尊圣诞 | 救苦宝诰注解

     太乙救苦天尊是元始天尊九阳之精气所化,居青华长乐世界,十方化号,广救群生。在天界为东方长乐世界的太乙福神,在人间是救苦度厄的大慈仁者,在地狱是荐拔亡魂的日耀帝君,在水府应化为洞渊…

    2022年1月23日
  • 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

    2021年12月12日
  • 从你的出生 24节气 看你的人生命运是怎样的?

    正月出生(立春至惊蛰) 正月为寅木,此月生人天生近权贵,通常都可以做领导或有权力,位居他人之上。做事情成多败少,而且仔细小心,因此大多财运不错,且婚姻生活美满幸福,夫唱妇随,儿女乖…

    2021年12月6日
  • 鬼也受法律的约束?道教“鬼律”,对鬼怪进行处罚的律法条文

      一、道教早期的鬼律 道教律法主要是惩戒之法,它属于道教的戒律,是对道教徒和鬼神行为的规范和处罚。在汉代的《太平经》中提到人如果行为失当,就会遭到“天”或鬼神处罚。宋代…

    2022年1月7日
  • 阴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死后要去这些地方!

      物质不灭阴阳间,五道轮回不空谈。 阴间共有十三站,劝人早修善因缘。   金钱物资的时代,早已有人违背了伦理道德,做出了伤天害理之事,却不知翻然悔过,要知道恶有恶报,善…

    2022年1月2日
  • ​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门神文化的历史相当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河南殷墟就曾出土装饰门户用的兽骨,推测为避邪作用。最早的门神应是古代神话中的神荼、郁垒;而由于龙王讨命的故事在明清广为流行,如今民间最常见…

    2021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