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咒语听起来不甚高级、但实战极强?

很多信众分不清《安土地神咒》和《土地咒》,而且一听到土地就觉得不甚高级,貌似和自己关系不大,所以白白错过了持诵、修持的好机会。这两个咒语非常实用,而且用处广泛。

道家的神咒的功效都是非常大的,这两个神咒很短,大家多读几遍就可以记下来。

《安土地神咒》一般在什么地方用呢?没事的时候可以念,到一个新地方,觉得不踏实的时候,到一个宾馆觉得不干净的时候都可以念,遇到鬼打墙的时候念这个一般都可以破解,因为鬼打墙的时候,你念动安土地神咒,和土地神沟通,一般就可以破开了,多念这个神咒也可以起到保护自己的功效。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

各方安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安土地神咒,相当于一个普告,主要是告诉所至之处的天地之间的万灵,这里或要开坛或要洒净,不要惊奇或是惊慌,各归正位,请各司其职。安土地神咒,首先是用元始安镇,普告万灵,为什么这里要写元始,而不是灵宝或是道德?

按经载:“元始天尊,是虚皇之应号也。从真起应,则曰证修,妙思幽源,乃自性独有。《洞神经》曰:妙象无形,应感有体,真精之炁,化成姿容。法曰:元始天尊,元自己元神,一身之主也。”平时常见注解中,会说这里是要存想元始天尊,不过按阴符派的典籍来看,这里的元始,通常配合的是元始号令来进行的,正如后面要说的净天地神咒中,“灵宝符命”也是对应灵宝符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有的咒语听起来不甚高级、但实战极强?

“普告万灵”,道教认为万物皆有道性,故山川社稷土地无一不有智慧,安土地虽名安土地,实是安抚万灵,这里的万灵包括着山川土地各类神灵真官。

“岳渎真官 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用于告知万灵所建坛场处的万灵无须惊扰。岳为山岳,渎泛指河流,社为古代祭祀地神之处,稷为粮食作物,是百谷之长,被奉祀为谷神。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让万灵皆回到正道,内外澄清是一种意象,指身心内外似水之清,走入光明大道。其义指的是像一杯新冲的茶水,逐渐清的向上,浊的向下,然后清浊分明,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并守卫好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在内外澄清之后,万灵各自归位,若是有不归位的,自然便是邪精了,所以以太上的名义去搜捕邪精,并召令护法神王守护着此处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这句话比较有讲究。皈者,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凡心住于正念,清净境界,成就道心。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恋母。元亨利贞,语出《周易·乾》,代表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元”,为大、为始,引义为善长;“亨”为通,引义为嘉会。“利”为美利,引义为义和,“贞”为 正,引义为干事。孔颖达疏:“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 贞正得终。”

这里的元亨利贞的“元”与开头的“元始安镇”是首尾呼应的,最后用“元亨利贞”四字结尾,代表着万物和谐而又共存的美好境象。

而土地咒则是:

经坛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土地:古称社神,即管理一有限地面之神。《孝经纬》云:“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此土地咒言,经坛土地,让其关奏诵经功德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土地亦名书上清玉册,另行封赏。

这个咒语其实更多的用在诵持经书的经尾中,当一卷经书诵唱完毕之后,调整呼吸,口齿清晰、呈神清气爽状,诵出此土地咒,一方面为赞颂经坛土地,为道经之载,有诵经之所,其功德不小;另一方面,请土地为之关奏,以此造册登籍,显诵持之功。一般情况下,三官经卷末均有,北斗经时有时无。因为古代很多时候,三官北斗前后念诵,所以北斗经就自然省略掉了。

单独诵持北斗经的时候,还是要在卷尾加上这段咒语,更为圆满。这已经算是过经的环节了。

为什么有的咒语听起来不甚高级、但实战极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676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上午11:27
下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下午1:45

相关推荐

  • 在信仰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不论是香客还是游人,在忙碌了一年之后,趁着春节假期到宫观中去烧香拜神仙,祈求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利,这是自古以来留下的老传统。 但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前来参拜的人群中存…

    2022年1月13日
  • 扶乩是什么意思,道教如何看待扶乩?

    “扶乩”,又称“飞鸾”。是道教独有的一种沟通天人的法术。法用一支桃笔,下铺一沙盘,法师登坛作法四十九天之后,桃笔不扶自动,在沙盘上写出字,旁边的抄录生随即将其抄录下来,这些乩文能够…

    2021年12月1日
  • 心中有爱,方能念念慈悲

      提起劝善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会想到《太上感应篇》。这部经典其实并无阅读难度,其表达的善恶报应思想以及提出功过格的善恶计量方式也都简单易行。但正是面对这样一部易读的经…

    2022年1月19日
  • 干货满满 建议收藏 如何激发真精真气真神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说到养生,当代人往往都能随口说出几个保健的小技巧,譬如用艾叶泡脚、按摩涌泉穴、敲胆经等等。但是问他们这些操作方法,具体保养的是什么内容,往往…

    2022年1月25日
  • 此忏悔方法不可思议, 可把透支的福报补回来! 每天发心念!

    此忏悔方法不可思议   可把透支的福报补回   每天轻念,不要小看 …   此忏悔方法不可思议,可把透支的福报补回来,内心趋向平静安乐,并…

    2021年12月28日
  • 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防非止恶,进善登仙,众行之门,戒是关键。 道经谆谆告诫凡俗之人:你们置身于尘世之中,六情染着,五欲沉迷,内浊乱心,外昏秽境,驰逐名利,耽滞声色,只有入道持戒,才有可能获得解脱。 道…

    2021年12月12日
  • 法不传六耳,道法的传承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师徒间口传心授 ?

    道教道法传承通常都是师徒之间秘密口传心授,严禁无关者在场。真道真法之所以用如此特殊的方式传承,这与道教本身秉持的义理有莫大关系。但是,这对道教发展、弘道扬法是否会有阻碍? 道教认为…

    2022年1月7日
  • 【道教养生】小寒话养生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

    2022年1月8日
  •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一谈论起修道,人们联想到的总是逍遥、自然、无为等词汇。 在大众的印象中,修道人应该是衣袂飘飘的世外隐者,他们餐风饮露并且不染红尘,他们超脱人间并且与世无争。 诚然,这些标签都是一位…

    2022年1月14日
  • 祖师圣诞丨恭贺刘海蟾祖师圣诞

    刘海蟾祖师,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广陵(今河南息县)人,是五代后蜀时蜀中著名道士,为“蜀中八仙”之一。元世祖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今…

    2022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