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过年,对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团圆。无论是在外打拼的异乡客,还是求学于外的学子,平平安安回家过年是最大的心愿。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人们出行方式逐显多样化,出行时间也大大缩减,很大程度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

面对“天各一方”的距离,人们特往往羡慕神仙们可“驾鹤飞天”,一去几万里。本文讲述几位道教中神仙的坐骑和其形象来源,以此为你的旅途增添几分乐趣。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青牛:代表长生
古代中国人相信,任何东西只要存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吸收了足够多的精气,就会变成妖怪。《搜神记》卷十九记载孔子讲过的一句话:“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之属,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这可能是后人伪托孔子说的,但不管孔子是否真的讲过这句话,它都表明了古人相信老物可以成精。
东晋道士葛洪《抱朴子·对俗》记载:“云千岁松树,四边披越,上杪不长,望而视之,有如偃盖,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寿万岁。”就是说,松树长到了一千岁以后,其中就会产生出妖怪,其外形或者像青牛,或者像青羊,或者像青犬,或者像青人,它们的寿命又能长达一万岁。《太平御览》卷886引《玄中记》曰:“千岁树精为青羊,万岁树精为青牛,多出游人间。”卷900又引《嵩高记》曰:“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为青牛。”这几条记载虽然在细节上略有矛盾,不过大体还是相同的。《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录异记》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至于青牛是怎么成为老君坐骑的,想来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道教的终极追求是长生不老。青牛是由千年的树木化成的妖怪,本身又有一万岁的寿命,简直是超级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也是将青牛和其它一些代表长寿的动物(龟、鹤、蛇等)放在一起谈论的。所以骑青牛是表达的是“长生”的意思。除了太上老君以外,葛洪在《神仙传》卷10中还谈到一个叫封君达的仙人,也是乘青牛,道号青牛居士。
第二,太上老君81化,曾经化为老子。东周的时候老子眼见周皇室衰微,各地诸侯崛起,天下即将大乱。为了躲避战乱,老子西出函谷关,从此下落不明。当然,老子不可能走着出关,肯定要乘坐交通工具。东周时,马极为名贵,普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多是牛车。《初学记》卷七引《关内令传》云:“老子度函谷关,乘青牛薄板车。”这很符合当东周平民的出行条件。《列仙传》卷上也说,老子乘青牛出关,但没有特别提到薄板车。
第三,老子崇尚自然,青牛是树木之精,正好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匹配。且老子提倡一种无为、悠闲的生活态度,牛正是一种行动慢悠悠的动物,从这点上看也和老子十分搭。在许多绘画作品中,老子都是骑在牛背上,一幅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模样。想象一下,要是老子的坐骑换成一匹雄赳赳气昂昂的骏马,那样的画面岂不是非常不协调?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毛驴:清贫乐道

八仙之中,张果老是倒骑毛驴。据记载,张果老实有其人。他本名张果,号通玄先生,坐下一驴,可折叠,藏于巾箱,用时拿出,可日行数万里。

张果老何以倒着骑驴,究其原因,说法很多。笔者非常推崇“万事回头看”的解释,道出了一番人生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道教神仙传说,在现在看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驴作为古代生产、交通工具,较为常见。比起其他神仙的青牛、老虎、麒麟等,驴更加贴近人们生活。驴伴随着张果老亲民的神仙形象出现,还与驴的另外一层文化意义有关:文人爱驴

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爱驴成风。《世说新语》中:“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说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生前爱听驴叫。曹丕为寄托其眷慕之情,在葬礼上与众人相约学驴叫为其送行。可见,魏晋之士的行为确实让今人匪夷所思。

到了唐朝,李白、杜甫、李贺、贾岛等一大批诗人都以骑驴为尚。其中也因为骑驴本身是一种清贫乐道的状态,被文人推崇。

《赠闾丘宿松》
李白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明代的张岱在《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在文人的演绎之下,骑驴也变城了“归隐”的代名词

文人书画之中,都以骑驴为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怀。到了近现代,文人骑驴的风尚不减,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梁实秋都在生活之中以驴为伴,可谓有魏晋遗风。

可见,神仙骑驴的形象,本身就是人们寄托着一种飘逸与洒脱的处事态度和清贫乐道的生活状态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鹿:吉祥如意

道教神仙中,有位白须老翁,可谓是“慈颜善目、和蔼可亲”,其坐下常以鹿,这便是福禄寿三星之一的寿星。鹿,是长寿的象征,常与寿星为伴,以祝长寿。

《抱朴子》云:“鹿兽千岁,满五百岁则失其色白。”《述异记》亦云:“鹿一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化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

鹿性情温顺,安于自然。人们将理想生活愿望与鹿的自由于天地间、悠然自得的生存状态相联系。《庄子·天地》中有载:“至德之世,不尚贤;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除此之外,鹿在楚文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楚地盛产麋鹿,《山海经·中山经》记载:“荆山,其兽多闾麋鹿”。先秦时期的云梦泽地区,水草肥美,为麋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在楚国,鹿已是士大夫们争养的宠物,其风潮可与现在养猫、养狗相比。

在《考古学论文集》中,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大墓,出土距今6400年前的人骨伴葬有蚌塑龙、虎、鹿图案。引用《抱扑子》和《道藏》中的《太上登真三轿灵应经》里面对道士使用龙虎鹿三轿的记载,认为濮阳蚌塑龙虎鹿图案,就是道教“三轿”的渊源:“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原始的道土,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也是他们召唤使用的三轿”,明确指出了二者的源流关系。

《太上登真三轿灵应经》:“夫鹿矫者,常也。能助奉道之士,日行千里。遇鹿者,能採灵芝,自知其方位远近。鹿到有灵芝处地上,其鹿自经三遭,其芝草自不能走之。而依法採食,其灵芝自得,长生不死。如不得此法,其灵芝不能服矣。”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总结

道教神系庞大,其中还有如老虎、麒麟、白鹤等坐骑形象,在此不能一一列举。神仙坐骑作为神仙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焕发出新的文化意义。如上文老君坐骑青牛代表的“贵生长寿”,张果老倒骑毛驴中“清贫乐道”,鹿所代表的“吉祥如意”,都是共创和谐社会的民间精神来源

随着我国高铁、民航、陆路交通的发展,虽然不是神仙们日行万里,却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出行变得更加便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7179.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下午2:03
下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下午2:09

相关推荐

  • 生活不简单,何不简单过

    大师丰子恺说过: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在平淡中诞生出无穷的趣味儿;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翻炒出诱人的香味儿。 生活,从来就不简单…

    2021年12月29日
  • 相士说他活不过十五岁,他却这样修道成为真人!

    寇谦之天师说过:凡人生于世,值遇晦星,命当贫夭者,皆由夙世业根深重,应当舍身出家,奉事天帝,以求福力,然后得免贫夭。有些人在出生时遇到晦星当值,命中贫穷容易早逝,这是因为前世的罪业…

    2021年12月13日
  • 民间法教和正统道教的区别

    有道友问起民间法教跟正统道教的区别,以下简单的谈几点。 首先道教追求的是生命的净化与解脱,而民间法教据我所知没有完善系统的教义,也没有形成完善、圆满的宇宙观及修炼思想。 在传承上,…

    2022年1月6日
  •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句出自李白的《戴天山访道士不遇》,树林深时常能见到鹿,用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林子幽静,极少有人来访,道士不说是神仙一流人物,至少也是隐士高人作派,“溪午不…

    2021年12月10日
  • 什么是皈依?皈依后该如何进一步修行?

    信众在龙虎山祖庭办理完皈依后,都会结缘到一本《正一早晚功课经》和一本皈依证。拿到《早晚课》和《皈依证》的信众难免疑惑:怀着对道教信仰的热忱来皈依,皈依后如何继续深入的学习道教文化,…

    2021年12月6日
  • 春节养生不打烊,过年也有好身体

    这个春节不外出、不聚会,正是居家养生的好时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 《…

    2022年1月3日
  • 从庙名看懂神明位的阶级,最后一字是关键!

    受古时封建制度影响:宫、殿、府 首先,“庙”是最通俗的称呼,无论什么阶级的神明都能称庙。 “殿”在古时指皇帝的办公处,属于帝王级的神祇才能称殿,比宫还更高一等。 “宫”为旧时代的皇…

    2021年12月3日
  • 风水太好也会带来祸患?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一位网友说起最近身边发生的故事: 他认识一位会看风水的老爷子。09年的时候,一位生意人请老爷子帮忙看看家里的风水,这位网友也一同跟随。去的时候,这个人说想知道是否可以再调整一下,其…

    2021年12月4日
  • 佛家七宝天下知,道家七宝几人晓?

    一、道教三宝   学道者: 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依奉道之“道、经、师”三宝。 修道者: 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

    2021年12月27日
  • 过年贴福有讲究,不是所有“福”字都能倒着贴!

    虎年即将来临,想必大家已经开始准备春联和“福”字贴,其中“福”字很多人都喜欢倒着贴,但是有一个位置不能倒贴,那就是大门,必须正着贴! 福字倒贴由来已久,但是自古以来大门的“福”字都…

    202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