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过年,对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团圆。无论是在外打拼的异乡客,还是求学于外的学子,平平安安回家过年是最大的心愿。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人们出行方式逐显多样化,出行时间也大大缩减,很大程度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

面对“天各一方”的距离,人们特往往羡慕神仙们可“驾鹤飞天”,一去几万里。本文讲述几位道教中神仙的坐骑和其形象来源,以此为你的旅途增添几分乐趣。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青牛:代表长生
古代中国人相信,任何东西只要存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吸收了足够多的精气,就会变成妖怪。《搜神记》卷十九记载孔子讲过的一句话:“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之属,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这可能是后人伪托孔子说的,但不管孔子是否真的讲过这句话,它都表明了古人相信老物可以成精。
东晋道士葛洪《抱朴子·对俗》记载:“云千岁松树,四边披越,上杪不长,望而视之,有如偃盖,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寿万岁。”就是说,松树长到了一千岁以后,其中就会产生出妖怪,其外形或者像青牛,或者像青羊,或者像青犬,或者像青人,它们的寿命又能长达一万岁。《太平御览》卷886引《玄中记》曰:“千岁树精为青羊,万岁树精为青牛,多出游人间。”卷900又引《嵩高记》曰:“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为青牛。”这几条记载虽然在细节上略有矛盾,不过大体还是相同的。《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录异记》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至于青牛是怎么成为老君坐骑的,想来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道教的终极追求是长生不老。青牛是由千年的树木化成的妖怪,本身又有一万岁的寿命,简直是超级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也是将青牛和其它一些代表长寿的动物(龟、鹤、蛇等)放在一起谈论的。所以骑青牛是表达的是“长生”的意思。除了太上老君以外,葛洪在《神仙传》卷10中还谈到一个叫封君达的仙人,也是乘青牛,道号青牛居士。
第二,太上老君81化,曾经化为老子。东周的时候老子眼见周皇室衰微,各地诸侯崛起,天下即将大乱。为了躲避战乱,老子西出函谷关,从此下落不明。当然,老子不可能走着出关,肯定要乘坐交通工具。东周时,马极为名贵,普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多是牛车。《初学记》卷七引《关内令传》云:“老子度函谷关,乘青牛薄板车。”这很符合当东周平民的出行条件。《列仙传》卷上也说,老子乘青牛出关,但没有特别提到薄板车。
第三,老子崇尚自然,青牛是树木之精,正好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匹配。且老子提倡一种无为、悠闲的生活态度,牛正是一种行动慢悠悠的动物,从这点上看也和老子十分搭。在许多绘画作品中,老子都是骑在牛背上,一幅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模样。想象一下,要是老子的坐骑换成一匹雄赳赳气昂昂的骏马,那样的画面岂不是非常不协调?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毛驴:清贫乐道

八仙之中,张果老是倒骑毛驴。据记载,张果老实有其人。他本名张果,号通玄先生,坐下一驴,可折叠,藏于巾箱,用时拿出,可日行数万里。

张果老何以倒着骑驴,究其原因,说法很多。笔者非常推崇“万事回头看”的解释,道出了一番人生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道教神仙传说,在现在看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驴作为古代生产、交通工具,较为常见。比起其他神仙的青牛、老虎、麒麟等,驴更加贴近人们生活。驴伴随着张果老亲民的神仙形象出现,还与驴的另外一层文化意义有关:文人爱驴

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爱驴成风。《世说新语》中:“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说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生前爱听驴叫。曹丕为寄托其眷慕之情,在葬礼上与众人相约学驴叫为其送行。可见,魏晋之士的行为确实让今人匪夷所思。

到了唐朝,李白、杜甫、李贺、贾岛等一大批诗人都以骑驴为尚。其中也因为骑驴本身是一种清贫乐道的状态,被文人推崇。

《赠闾丘宿松》
李白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明代的张岱在《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在文人的演绎之下,骑驴也变城了“归隐”的代名词

文人书画之中,都以骑驴为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怀。到了近现代,文人骑驴的风尚不减,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梁实秋都在生活之中以驴为伴,可谓有魏晋遗风。

可见,神仙骑驴的形象,本身就是人们寄托着一种飘逸与洒脱的处事态度和清贫乐道的生活状态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鹿:吉祥如意

道教神仙中,有位白须老翁,可谓是“慈颜善目、和蔼可亲”,其坐下常以鹿,这便是福禄寿三星之一的寿星。鹿,是长寿的象征,常与寿星为伴,以祝长寿。

《抱朴子》云:“鹿兽千岁,满五百岁则失其色白。”《述异记》亦云:“鹿一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化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

鹿性情温顺,安于自然。人们将理想生活愿望与鹿的自由于天地间、悠然自得的生存状态相联系。《庄子·天地》中有载:“至德之世,不尚贤;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除此之外,鹿在楚文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楚地盛产麋鹿,《山海经·中山经》记载:“荆山,其兽多闾麋鹿”。先秦时期的云梦泽地区,水草肥美,为麋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在楚国,鹿已是士大夫们争养的宠物,其风潮可与现在养猫、养狗相比。

在《考古学论文集》中,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大墓,出土距今6400年前的人骨伴葬有蚌塑龙、虎、鹿图案。引用《抱扑子》和《道藏》中的《太上登真三轿灵应经》里面对道士使用龙虎鹿三轿的记载,认为濮阳蚌塑龙虎鹿图案,就是道教“三轿”的渊源:“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原始的道土,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也是他们召唤使用的三轿”,明确指出了二者的源流关系。

《太上登真三轿灵应经》:“夫鹿矫者,常也。能助奉道之士,日行千里。遇鹿者,能採灵芝,自知其方位远近。鹿到有灵芝处地上,其鹿自经三遭,其芝草自不能走之。而依法採食,其灵芝自得,长生不死。如不得此法,其灵芝不能服矣。”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总结

道教神系庞大,其中还有如老虎、麒麟、白鹤等坐骑形象,在此不能一一列举。神仙坐骑作为神仙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焕发出新的文化意义。如上文老君坐骑青牛代表的“贵生长寿”,张果老倒骑毛驴中“清贫乐道”,鹿所代表的“吉祥如意”,都是共创和谐社会的民间精神来源

随着我国高铁、民航、陆路交通的发展,虽然不是神仙们日行万里,却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出行变得更加便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7179.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下午2:03
下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下午2:09

相关推荐

  • 街头涂鸦竟是苗疆蛊符 神秘老人或为神仙化身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自古民以食为天,各地的菜肴也都有各地的风味,所以才会有川菜,徽菜,鲁菜,杭帮菜等等之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流动也带来了食品菜肴风味的大流动,其中…

    2022年1月28日
  • 洗头不讲究,疾病找上身,千万注意这5点,尤其中老年人!

    对中老年人来说,洗头是很讲究的一件事,错误的洗头方式可能会引发健康风险。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老年人洗头5大注意事项。 1洗头别太频繁中老年人洗头太过频繁,很容易造成油脂分泌紊乱。而皮脂…

    2022年1月17日
  •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

    人在犁锄烟水乡,结茅高外小松岗。 劲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字宝神,仲归长子也。为人质直淳朴,不与俗人交,遇诸途则趋而避之,岁以传度法信救施贫乏,虽家…

    2021年12月13日
  • 追求仙道的希望从何而来?

    天道高远,鬼神难测。赵简子、秦穆公都从上帝那儿亲自接受了黄金制作的简策,作为拥有国土的明确证据。山川草木,并灶池塘,都还有精灵之气;人们的体内,也有魂魄;何况天地作为万物中最大的事…

    2022年1月11日
  • 雷法真的存在吗?道教雷法的来历

    据史传所载,张继先著有《大道歌》以进上,另有《心说》传世。今《道藏》中尚收有明张宇初所编诗文集《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 又《道法会元》所收《虚静召役庙貌神祗法》、《虚靖天师…

    2021年11月30日
  • 属相,以立春为界,还是以大年初一为界?

      属相   中国历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学者穷经皓首也没能弄清楚。但有几点知识是清楚的: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节”;辛亥革命后,民国政…

    2022年1月21日
  • 人身“百毒不侵”的秘诀,完全颠覆你的认知!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的患各种各样的病? 按理来说,我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养生方式数不胜数,各种高科技,什么量子治疗,人工智能,核磁共振之类的等等,…

    2022年1月20日
  • 中国人的养生目标:虚而不屈,动辄愈出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大家对养生保健愈发重视,时不时都会留意些养生技巧、保健要领,但是,很多人光顾着注意“养生技巧”,却不曾思考一个问题:养生,要养到什么程…

    2022年1月24日
  • 真假符箓鉴定指南

    这个时代,你可以说遍地是“道士”,也可以说遍地是“骗子”。而符箓相较于科仪,物质成本十分之低,仅为一点笔墨钱。这样难免成为有心之人假以信仰之名而敛财的工具。而又因为符箓文化之小众,…

    2022年1月6日
  • 人生是一场苦吗

      人生天地之间,难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因为这些事情总是会给人们带来不太舒服的情感体验,所以一些宗教为了教导人们向善修真,便总结出人生皆苦的教条。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

    2022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