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道德经》认为“过度”是一切恶的形成,

淫过,必有祸;欲重,必有灾。

为人处世,一定要有分寸,此3欲,若太过,容易招致祸端。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01
太过爱钱,变成贪婪

庄子有云:“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

金钱、权势本没有罪恶,贪才是罪恶的来源。

有时要的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只骆驼背着包袱,在沙漠中前行。

其中一只装着粮食布匹,另外一只装着金银财宝。

财宝很重,但这只骆驼不愿将其放下,选择负重前行,

它想着:等翻越了这片沙漠,就用金银财宝,好好犒劳自己一番。

但,这沙漠好似故意和它作对,它长久的走不出这个怪圈,

以至于它精疲力竭,倒在了沙漠中,

此时,出现了一伙强盗,看到了它的包袱,就挥刀砍下它的头颅,将财宝洗劫一空。

而另外一只骆驼说:“我很庆幸,我没有将财宝作为我的全部。”

过多过满,只会溢的一地狼藉,

过度的欲望会使自己面目全非,贪婪会让人忘记自己的本性。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生一半一半,不要越过那条底线,

只有知足,方能常乐,才不至于一步步滑向欲望的深渊。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02
太过谦虚,变成虚伪

《尚书·大禹谟》最早提出:“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的思想。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过犹不及。

谦虚,自然是人的良好品质,值得提倡。

但,如果谦虚过头,则成了虚伪。

若人事事强于自己,却还总挂着一副“伪善”的面孔,

表面卑躬屈膝,实则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让人不舒服。

这就是虚伪,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份虚荣。

有时,谦虚过头,会打破平衡,正如自嘲过头的人,会因自己的行为,弄巧成拙、引火自焚。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高调。

出的风头太多、得到的鲜花掌声太多,容易遭人记恨,

最后,为人称道的“谦虚”,会成为悬挂在你头上“达摩克里斯之剑”。

所以,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

有时,适时的显露一些锋芒,反而会让别人更加信任你。

因为,过度的虚伪,是在变相的捧杀自己。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03
太过嫉妒,恩将仇报

古人云:“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

嫉妒是一把刀,不是插进别人心里,就是插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天性善妒,见不得别人好,有时甚至恩将仇报。

雍正年间有个白泰官,被誉为“江南八侠”之一,他成名之后因故离家多年,一直四海为家,

有一年,他回到家乡,因时隔已久,故不识道路,便问起了旁边练功的小孩,小孩爽朗告之。

他回神一看,不觉惊出一身冷汗,只见小孩掌风所到之处,火光四溅。

白泰官心想:“小小年纪功力如此惊人,长大以后肯定超越我。”

于是,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他,他一掌将小孩打死。

小孩在断气前只说了一句话,白泰官只觉五雷轰顶,懊悔无及。

他说:“我爹爹白泰官一定会找你报仇!”

其实,任何人都能变得狠毒,只要他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就像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却恨不得变成“噬人的兽”。

这是人性中最阴暗、最愚蠢的一面。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别人好,切不可心怀嫉妒,

要知恩图报,用一颗包容之心,去爱世间的一切。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道德经》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真正的圣人,内心白璧无瑕,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一般,赤诚纯洁,坦诚干净。

人生之初,本就纯洁无瑕,是过多的欲壑难填,才导致了人生悲剧。

其实,人的一生,不需要大富大贵,开开心心就好。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6518.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上午9:01
下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上午9:20

相关推荐

  • 真正有福气的人,都很善良!

    什么是福气? 福气不是拥有多少钱, 福气不是住了多大房, 福气是内心善良,不做恶, 福气是品行良好,人端正! 福气是好运气,能化险为夷, 福气是好人脉,有贵人相助, 福气就是本分做…

    2022年1月5日
  • 唯有少私寡欲,才见朴素道心

    其原文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指出天下之事皆是因为人们互相之间生起了私心,对外在的物质利益过分追求, 从而背离了质朴、慈孝、淳然等人生本然…

    2022年1月12日
  • 雷法真的存在吗?道教雷法的来历

    据史传所载,张继先著有《大道歌》以进上,另有《心说》传世。今《道藏》中尚收有明张宇初所编诗文集《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 又《道法会元》所收《虚静召役庙貌神祗法》、《虚靖天师…

    2021年11月30日
  • 硬核!仙人煮石头当饭吃是这样煮熟的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白石先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中黄丈人的弟子,古代仙人彭祖在世时,白石…

    2022年1月27日
  • 难怪修炼多年不出功夫,原来你修出来的能量,都被“它们”吸走了

    首先,是“炼精生气”。这里,必须先将“气”字的原形解说一遍。古人不讲这个“气”,而是写成“炁”。这个“炁”字下面的四点,是从火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个“炁”字是一种阳火,而不是空气…

    2025年6月17日
  • 道教坛场法器:金钟玉磬

    钟是道教斋醮科仪以及宫观中常用法器之一种。中国古代很早就能制作铜质钟,以为乐器。早期道教并无以钟为法器的记载,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文献中才有钟声之乐曲为仙乐的说法。隋唐以后,道…

    2021年12月2日
  • 取梅煮茶,静候新年

         不知不觉,2021年已经是最后一天。 天寒地冻,这“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正傲然绽放。 早梅自开,不等谁来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

    2022年1月23日
  • 经文、符咒中的“敕令”是何意,为何不能随意念诵?

    道教经文、符咒,乃至令牌上或者法师行仪中,经常出现“敕令”的字样。那么,“敕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1 符咒中的“敕令” 敕令:chì lìng,也写作”勅令&#822…

    2021年12月24日
  • 占卜的三忌、五戒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星空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心,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彩,它就是占卜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像它这么古老,这么影…

    2021年12月16日
  • 道观里扎根儿,什么是道教的长生禄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我的病要好了,把你立个长生牌位,我天天烧香磕头,保佑你一辈子福寿双全的…”《儒林外史》第七回:“这里不是周大老爷的长生牌?” &nb…

    2021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