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是要拜名师,还是要拜明师?

      道教修行特别强调道经师三宝的意义,唯有皈依三宝,才能在修道的路上明理、明道。

     三宝之中,唯有师宝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的鲜活的修行榜样。所以师父一词,在道教中具有别样的意义。

     道教认为,父母给我们的是肉身,而皈于一位道理通明的师父后,其赐予我们的是修行的法身。

     所以又言师父如再生之父母,想要学道、修道必须要拜师父,师父找对了才能摸索到修真的法门在哪里。

修道是要拜名师,还是要拜明师?

(资料图)

     而道教中还有一个说法,即要拜明师,而不是名师。其意在说明,师父对弟子而言不只是个名号,还肩负着弟子们的终生修行大任。

     先秦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杨朱曾提出了“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主张,认为保养性命元和的关键便在于不被事务所累。此处之累,并非是无作为,而是不会因为俗尘中的烦扰而乱了修真的这颗道心。

所谓明师,其最明白的是修行的根本在于清静。

     清静并不是从红尘之中跳脱出来,而是能够勇敢地去面对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一切,同时又可以在诸多琐事中不改真常寂然的本性。

正是拜师要拜明师的原因。但也有人会因此对拜明师还是拜名师产生误解,认为修行人就应该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凡是在世间沾名着利者都不是真修行。这其实又走入了另一种偏执。

道教修真不仅仅告诫人们要不染尘俗,还要在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担当的时候,肩负起“普度人无量”的社会责任。

修道是要拜名师,还是要拜明师?

(资料图)

道教,本以道为教,阐述的是人生之中的阴阳思辨的道理。因此奉道之人,多会从正反两个角度考虑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既要看到自我与他人相较的长短,同时也要明白同一事物的优劣之别。

     懂得阴阳大顺的人,才算真正懂得了修真的奥义。有很多做了入世功夫的名师,展现给世人的是普度人天的形象,是用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把道教的形象和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凡是实至名归的修行者,首先是一位通明道理的道人。此等道人,不但做得了入世的功夫,也能下得了出世的猛志。

 

入世还是出世,只不过是不同阶段的弘道手段。如仅仅只是以是否有名气来断定此人的修行境界,这则是偏隘的一己之见,是在学道之初就要摒弃的魔障。当一个人以自己的是非观点去判断师父是否值得参拜时。

     此时的他,并非是想找到一位修行的引导者,而是把师承变成了一种功利性的交换,想要从拜师的行为中给自己带来某些好处与利益。这恰恰误解了道经师三宝的基本含义。

修道是要拜名师,还是要拜明师?

(资料图)

     或许是受到世俗文学及网络修真小说的影响,如今一些新学道的弟子多表现得相对急躁,一心只想着要学道法、道术,甚至看不上诵经礼忏、洒扫庭院等本属于道人们的本职之事。

     正是在此等一步登天的愿求下,其修道成仙的心越是强烈,就越会被网络上某些虚假的名气诱骗。

   
     也正因此,道教才有师父去找徒弟的说法。真正明道的人该选择合适的传承者去教授,而不应用自己的名气笼络人心。修行人都知道明师难得,但既是明师又是名师的师父更难得。

     真正的明,在于自我身心性命的光明,因其不但可以照亮自己,更能够感染别人。道教自古以来便有收徒要考验三年的传统。

     其实,这一层考验,不仅仅是师父在考验徒弟是否道心坚定,同时也是修道之人对身为引领者的师父的观察。

     拜师,是为了能让自己放下审视的姿态,从同是凡人的师父身上学到他的长处,并把其不足的地方作为对自身的警醒,由此才可以把身心全都皈依到三宝门下。

     师父之于徒弟,所起到的作用在于引领、鞭策和警醒。修道,并不是一味地从师父的身上索求,道也在自己的身中,能够以人为镜鉴证自身之道,才是找到了修行的真捷径。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魔障、反复,甚至生了退心,而此时却正当修行时。

     道教修行重在磨练心性,若在此等过程中能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检省,也就使修行具备了意义与价值。

修道是要拜名师,还是要拜明师?

(资料图)

     与芸芸众生相比,师父既是一面可以让你照人照己的铜镜,更是以身作则的榜样。

   
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遇到一位名师和明师都是三生之幸。
而比之更难的,是从身边普通人的身上去察觉到功行的力量。真人尚隐,道隐无名,大道不需要去寻找,而是需要去参悟。

     悟得玄妙后,才知把名师和明师作对比仍然是自己的执念和分别心在作祟。对于真心想要求道的人来说,人间处处皆是修行场。

     对曾引领我们修行的人喊一声“师父”,这该是这一生莫大的荣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68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9日 上午9:18
下一篇 2022年1月19日 上午9:21

相关推荐

  • 风水太好也会带来祸患?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一位网友说起最近身边发生的故事: 他认识一位会看风水的老爷子。09年的时候,一位生意人请老爷子帮忙看看家里的风水,这位网友也一同跟随。去的时候,这个人说想知道是否可以再调整一下,其…

    2021年12月4日
  • 富贵三更梦,平安两字金

    富贵三更梦,平安两字金  有一副古老的对联:人喜富贵三春景,我爱平安两字金。   说富贵如同三春美景,其实富贵更多时候是枕上一梦,梦醒成空。   古人感叹:眼看…

    2022年1月25日
  •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小寒,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虽然处在农历年的最后月份,却是公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气。一月历来被公认为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所以小寒和之后的…

    2022年1月24日
  • 物极必反,适可而止!

    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讲究“适可而止”,才会拥有好的人生。 古人言:物极必反,这是有道理的,并且亘古如斯。 适可而止的人生,才走向成功:人在顶峰,迈步就是下坡路;身在低谷,抬足就是步…

    2022年1月22日
  • 面相,决定命运!(不是迷信)

    什么是面相? 面相是人的外在表象, 蕴含着人的命运信息。 面相是人的脸部特征, 体现着人的性情脾气。 面相如何形成? 面相源自自身阅历, 面相来自内心活动, 面相彰显处世态度。 生…

    2021年12月24日
  • 人与人之间讲缘分,人与神之间也讲缘分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现在的都市圈越来越大,许多工作白领,白天在市中心高楼大厦中办公上班,下班后又四散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中,每天上下班车马劳顿,借助着地铁公交车穿…

    2022年1月24日
  • 也许你也曾误入过平行宇宙!入口竟在道教的洞天福地?

    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我们来到一个地方旅游,总听导游介绍说:这是道教第x洞天,…

    2021年12月8日
  • 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心说》

    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帅长於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 用之则弥满六虚,…

    2021年11月29日
  • 道教法印的10种用途

    在道教看来,法印代表着三界神灵职司的威权,故其用途十分广泛。 法印的基本用途凡通神达灵、驱鬼辟邪、呼风运雷、炼丹修真、上章奏表、书符制箓,皆需依式用印。从众多道书的记载中可知,法印…

    2021年12月29日
  • 真正有福气的人,都很善良!

    什么是福气? 福气不是拥有多少钱, 福气不是住了多大房, 福气是内心善良,不做恶, 福气是品行良好,人端正! 福气是好运气,能化险为夷, 福气是好人脉,有贵人相助, 福气就是本分做…

    202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