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全真青玄济炼铁罐施食》中有一段韵词名曰“叹骷髅”,其内容讲述的是南华真人和路边骷髅的对话。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资料图)

韵词大意是说:南华真人遨游楚国时,在路边看到一个骷髅,因联想到人们生前荣华景象与死后悲凄现状,于是心生悲叹,吟诵曰:“百岁光阴一刹那,莫蹉跎,早求出离苦海,苦海劫磨。”

同时,流行于京津地区的太平歌词中也有一段唱词叫“骷髅叹”,所述内容与此相差无多。

这段韵词底本,源于《南华真经·至乐篇》,原文内容更具奇幻色彩。原文中写道,庄子在前往楚国的路上见到了一个骷髅,他用马鞭敲了敲骷髅,问曰:

“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资料图)

庄子接连向骷髅发出了五个问题,都是在追问他沦落于无主祭祀境地的原因。世人知庄子,多半是源于他无待于世俗的逍遥。庄子斥礼教、贬富贵、蔑荣辱,所以在众人眼中他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异类。哪怕是在亡妻之后,庄子不哭却要鼓盆而歌,这份不同寻常的“任性”是常人学不来的。

然而面对这一个冷清清、泪汪汪的骷髅时,庄子却发出了如同俗人一般的悲切之情,所追问之事也都是骷髅生前的是是非非,于是不免让人发出疑问,此时的庄子还是我们熟知的非我非蝶的那个人吗?

《南华真经》是以逍遥为人生的终极向往。在庄子的世界中,他既不崇尚鹏鸟展翅九万里,也不蔑视三餐而反的小雀,既然万物都是道之所化,那么以道的视角去看,万物都是具有平等道性的。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资料图)

人生之道,从根本上是等同于自然之道的。道祖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出人法自然的逻辑。自然,应该是一种得道的至乐之境,可尘世的人生却为什么充满了不快乐的生生死死、是是非非呢?庄子问骷髅的五个问题,便是对人生一世不快乐原因的思考。

人们为名忙、为利逐,苍茫一生后只能换来“翠草为毡月作灯”的结果。所谓人生苦海,并不是指人的这一生要历经几多磨难,而是悲哀于人们强行把苦海劫磨当作一场幻乐,并且执迷不悔。

人生之苦在于我们总是不断地向外求,被身边的名利争杀、酒色财气填满了通神的孔窍,所以才导致看不到自己的本来真性。待到岁月终了、油尽灯枯,却已经过了醒悟的好时机。庄子所叹,正是骷髅生前只懂堆金积玉却不悟生死相关,如此,岂不枉费了一场造化人身?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资料图)

道教称为玄学,本含有、无双重的概念。既已经生了有形之相,那么过好这一生的光景就是每个人都要背负起的使命。但在有的背后,同时还含着无之妙用——“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若总是执着于有的物质世界,难免就会使情志被物欲吸引,因此便难逃人生的种种拘系。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了三餐而返的燕雀、写了遨游九天大鹏、写了御风而行的列子、写了依世而存的彭祖。这些对象其实都是人世间千情百态的写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庄子的理想世界中,人世间的伟大和渺小其实都是对等的,它们均由大道运化,同时也都逃脱不了死死生生的宿命,所以鹏鸟和燕雀都被“有待”一词拘系了真正的自由。

在与骷髅的对话中,庄子问的问题全部都是活在尘世的人们所受的拘累,他想表达的是对有待的悲凄,是对人生执念的无奈。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资料图)

接下来的故事却话锋一转,骷髅给庄子托梦,曰: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现在的逍遥。

言下之意是说,人在生时总是要受到各方各面的拘系和管制,人在江湖总有点身不由己的味道,所以难以求得真正的逍遥自在,更无法体会到独与天地之大美相往来的精神境界。然而一旦失去了肉体的局限,甚至连时间都成为一种虚无时,沧海桑田的变化在骷髅看来也不过是须臾之变。既然一切都不是长久的,又何必要把心神全都耗费在这些最终都要消散的事物上呢?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资料图)

当庄子再问骷髅:如果有法力让你恢复肉体,使你再世为人,体验人生的至乐,你可愿意?骷髅拒绝了庄子的请求。看惯了山间清风与明月,那纷纷扰扰的世间还有什么至乐可言!

然而,真正的快乐又是什么呢?对快乐的追求,岂不是又一场执念在作祟吗?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这是庄子对世事变化的回答。我们所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一切,其实都是万物变化的结果,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在时时刻刻变化为他物、又被他物变化着。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资料图)

人生在世,每一个时刻都有过去的自己在死亡,每一个时刻都有一个新的自己在出生,当死生生死的轮回生生不息时,万千变化却成了世间唯一不变的事情。因此,何必为生而喜、何必为死而忧,存在是一种机缘,消亡也是种必然。

用有的热情去看待,一切都是无法把控的,因此必然产生无奈与悲凄;用无的冷眼去观察,天地间的生化有其本然之序,我们只不过是处在其中某一链条上,每个人都有终生的宿命,活好现在的每一刻才更重要。

“死生生死几时休,物换星移春复秋。”什么无常与恒常,什么有生与无死,这些思考本都是烦恼的根源。天地本无为,人生一世若能做到无心,万千形态也终将归于一相。

一曲骷髅叹,人生几逍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847.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18日 上午9:03
下一篇 2022年1月18日 上午9:05

相关推荐

  • 皈依三宝——入道之起点

             信仰道教者,无论是出家入道,还是居家(指道教居士),其入教都必须皈依三宝。这就是说,“皈依三宝”是信仰道教的人进入教门的第一步。       …

    2022年1月8日
  • 【道家功夫】武当丹剑

             该剑法特点在身与剑合,剑与神合。据传三丰祖师创造此剑法,教人先练内勇(大约指剑神聚精固气),次练外功,最后才教以手、眼、身、步各法,传以剑术。一般剑术在…

    2022年1月9日
  • 别以为跟你没关系,为什么大多数人至少要参加一次道教超度?

    往前放焰口、超度法会现场   提到超度,相信很多人是陌生的。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超度似乎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需要超度的对象是过世的人,这无可厚非,但正是因为这些隐性信息对活人…

    2021年12月21日
  • 道教抄经有哪些注意事项,抄好的经书该如何处理?

    抄经就是写经,也就是书写经文。抄经就是用虔诚心、恭敬心把大道妙音、琅书琼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抄经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是藉着抄写经书来净化心灵,所以抄经也是一种修行,抄经亦能与…

    2022年1月1日
  • 如何点燃工作热情?办公室风水有讲究!

    一要注意不能将写字台正面对着进门。 二要注意坐在写字台之后的人要有墙一类的凭靠,不能有多余的空虚。 避免将写字台正对着门,主要是在工作时,不容易受到来自门外噪音的干扰和受到他人的窥…

    2021年12月26日
  • 道教书画赏析:元末明初吴伯理《龙松图》

    【 元末明初 吴伯理 《龙松图》 】 立轴,纸本,墨笔,121.9×33.7cm,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此图题画诗模糊不得辨全,据博物馆之描述,此画为赞颂张宇初所作,故诗之内…

    2021年12月1日
  • “夜哭郎”是怎么回事?浅析道经中的禁小儿夜啼田字符

    小儿夜啼的原因 小孩子,如果白天一切正常,只是到了夜里就啼哭,有的定时啼哭,有的大半夜的突然哭起来怎么也哄不好,有的甚至整夜哭个不停,这在西方医学上属于儿童睡眠障碍的一种,中医称之…

    2022年1月7日
  • 堕胎后的婴灵去往何处?

    古时候是男人杀人多,因为要上战场打仗;现在是女人杀人多,因为要堕胎。 就堕胎而言,事实上无论男人女人都是共业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被堕的是男孩,则会纠缠母亲;如果是女孩,则会纠缠父亲…

    2022年1月1日
  • 学道之人应如何传承正统道法?

    关于道法传承,张宇初天师指出:不论是科仪道法,或者是内修道法,道法都有一定的传承规矩。学道的人,一定要按照传承系统才能学到正统的道法,不然就可能走上旁门左道。特别是神霄派和清微派的…

    2021年11月29日
  • 血湖表

    血湖表 具位臣某再拜 上言,今月某日为斋主某崇建某斋几昼夜,开度亡过某灵魂,上生仙界,切见本人因产陨生,形神腥秽,惟凭圣造,曲为荡除。庶俾气象周圆,营卫平复。谨具表奏闻者。臣伏以 …

    2021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