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文子、列子、亢仓子,也称作道教“四子”。《四子真经》指的是他们四位分别对“道”的阐述的著作。即庄子的《南华真经》,文子的《通玄真经》,列子的《冲虚真经》和亢仓子的《洞灵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即南华真人。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周,字子休,宋国蒙人。据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最好继承者,在历史上”老庄”并称,共同建互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他在《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追求”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做到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从而修道、得道。他提出的万物齐同,物我为一的“齐物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影响极大。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元年(742年)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到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通真君”。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唐代的成玄英、孙思邈、李含光,宋代的 陈景元、褚秀,都曾注释过《南华真经》,这些注本,现存于明代《正统道藏》中。《庄子》思想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对道教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玄真人——文子

       通玄真人,为战国末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文子,姓辛名銒,一名计然,号龙拯,葵丘濮上人。曾受业于老子,范蠡之师。辛銒博采众家之长,著《文子》一书,继续阐扬道家思想。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其为通玄真人,诏封其著为《通玄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通玄真经》认为”道”即”气”。如《文子·九守》说”道”:”窈窈冥冥,浑而为一……重浊之气为地,精微之气为天,精气为人,清气为虫。“《文子·下德》:”阴阳陶冶万物,皆乘一气而生。“其次认为老子的无为”并非坐着不动,而是排除主观臆断,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自然》篇中,他指出”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往,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也。“并主张依靠众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办事,如《下篇》曰:”故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自然篇》曰:”用众人之智力,乌获不足持也;乘众人之势,天下不足用也。故圣人举事,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他这种思想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推崇。

洞灵真人——亢仓子

       洞玄真人亢仓子为古代仙人,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称亢桑子、庚桑子,他姓庚桑,名楚,陈国人。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元年(742年),追封亢仓子其人为”洞灵真人”。《庄子·庚桑楚》称庚桑子,为老聃之弟子,”偏得老聃之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谓:庚桑子,陈人,得老君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居畏垒之山,其臣去之,其妾远之,居三年,畏垒大穰。后游吴,隐毗陵盂峰,道成仙去,其乃老子的弟子。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亢仓子》唐玄宗诏封其著为《洞灵真经》,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唐天宝中尊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亢仓子以为,道乃万物本根。《亢仓子·全道》曰:”物也者,所以养性也。今世之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是故圣人之于声也,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又称:”故圣人之制万物也,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全矣。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德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为全道之人。“这就是要达到一种清静无为的自然境界,超脱一切荣辱得失的思虑,容身于道中,从而获得至真之道。他的思想皆与《老子》之旨相合,故为道教一并崇奉。

冲虚真人——列子

       列子 ,名御寇,郑国圃田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东周威烈王时期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唐玄宗天宝元年封为”冲虚真人”,号其书为《冲虚真经》。《列子》一书为早期黄老道家重要典籍,主张清静无为、独立处世之思想,概括起来为”贵虚”和”贵正”。《列子》全书按章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其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如《窃斧者也》、《夸父追日》、《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00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7:54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字字真诠,句句消愆——如何诵读《三官经》

    道教对三官大帝的信仰可谓由来已久,据张道陵天师《老子想尔注》中记述,道教在建立之初就信奉三官大帝,并将其作为主要神灵祀奉和朝拜。而对于当时的教民,如果谁要是犯了错误,即被责令进入静…

    2022年1月14日
  • 没财运者不妨看看自己身上有无这四个毛病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逢年过节,很多人都有着供奉财神的习惯,为的就是图个喜气,希望家中财运滚滚。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行为,也在影响着自己的运势。 …

    2022年1月28日
  • 你的谈吐就是你的风水,口德不好会导致破财除贵

    嘴应该有嘴德,心中有德还不够,嘴上也得有。 做人,真正的善良不仅仅是有颗好心,还要有一张好好说话的嘴。好好说话,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也是一种风度,只有好好说话的人,才能受人欢迎,得…

    2022年1月11日
  • 你是历劫下凡的人吗?

    前段时间,有朋友说她是来人间历劫的,所以婚姻很坎坷,事业也坎坷,做什么事都不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似乎不由自主地把生活中的不顺、艰难、困苦与”历劫”联系…

    2022年1月6日
  • 这位神仙,喜欢喝茶的人都应该礼拜

    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是研究当代道家的先驱者,首先把道家文化引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为道家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其不朽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从根本上收到了道家…

    2021年12月14日
  • 天下没有所谓的不二法门 莫用分别心看修行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现在世面所流行的内丹术,大多数是钟吕二仙所传,在道教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修炼方法。宋元以来的道教诸派,无一不以内丹修炼为旨归。因此,钟吕传道在…

    2022年1月27日
  • 财色不迷真君子

    与道合真,得道成仙,是每个道教徒的终极追求。 然则神仙神仙,究竟何谓“神仙”? 君不见那道观殿堂当中: 有玉皇大帝,金容肃穆; 有老祖天师,怒目威严; 有诸天星君,熠熠生辉; 有三…

    2021年12月4日
  • 斋戒精严竟可以通神达圣,只需要做到这几点

    如果我们到宫观里参加宗教活动,那么前一天或前三天需要斋戒沐浴,清静身心。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斋戒 《说文》里记载:“斋,戒洁也。”斋有通过一定的持戒来达成洁净身心的含义。斋是…

    2022年1月16日
  • 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一、何为法术的正与邪? 常听有人说什么“法无正邪,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是邪”。此话似是而非,属于典型的混淆视听,与祖天师当年创教时的奉道专一背道而驰。 正法来…

    2021年12月26日
  •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

    202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