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文子、列子、亢仓子,也称作道教“四子”。《四子真经》指的是他们四位分别对“道”的阐述的著作。即庄子的《南华真经》,文子的《通玄真经》,列子的《冲虚真经》和亢仓子的《洞灵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即南华真人。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周,字子休,宋国蒙人。据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最好继承者,在历史上”老庄”并称,共同建互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他在《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追求”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做到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从而修道、得道。他提出的万物齐同,物我为一的“齐物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影响极大。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元年(742年)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到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通真君”。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唐代的成玄英、孙思邈、李含光,宋代的 陈景元、褚秀,都曾注释过《南华真经》,这些注本,现存于明代《正统道藏》中。《庄子》思想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对道教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玄真人——文子

       通玄真人,为战国末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文子,姓辛名銒,一名计然,号龙拯,葵丘濮上人。曾受业于老子,范蠡之师。辛銒博采众家之长,著《文子》一书,继续阐扬道家思想。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其为通玄真人,诏封其著为《通玄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通玄真经》认为”道”即”气”。如《文子·九守》说”道”:”窈窈冥冥,浑而为一……重浊之气为地,精微之气为天,精气为人,清气为虫。“《文子·下德》:”阴阳陶冶万物,皆乘一气而生。“其次认为老子的无为”并非坐着不动,而是排除主观臆断,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自然》篇中,他指出”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往,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也。“并主张依靠众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办事,如《下篇》曰:”故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自然篇》曰:”用众人之智力,乌获不足持也;乘众人之势,天下不足用也。故圣人举事,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他这种思想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推崇。

洞灵真人——亢仓子

       洞玄真人亢仓子为古代仙人,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称亢桑子、庚桑子,他姓庚桑,名楚,陈国人。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元年(742年),追封亢仓子其人为”洞灵真人”。《庄子·庚桑楚》称庚桑子,为老聃之弟子,”偏得老聃之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谓:庚桑子,陈人,得老君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居畏垒之山,其臣去之,其妾远之,居三年,畏垒大穰。后游吴,隐毗陵盂峰,道成仙去,其乃老子的弟子。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亢仓子》唐玄宗诏封其著为《洞灵真经》,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唐天宝中尊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亢仓子以为,道乃万物本根。《亢仓子·全道》曰:”物也者,所以养性也。今世之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是故圣人之于声也,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又称:”故圣人之制万物也,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全矣。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德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为全道之人。“这就是要达到一种清静无为的自然境界,超脱一切荣辱得失的思虑,容身于道中,从而获得至真之道。他的思想皆与《老子》之旨相合,故为道教一并崇奉。

冲虚真人——列子

       列子 ,名御寇,郑国圃田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东周威烈王时期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资料图)

 

       唐玄宗天宝元年封为”冲虚真人”,号其书为《冲虚真经》。《列子》一书为早期黄老道家重要典籍,主张清静无为、独立处世之思想,概括起来为”贵虚”和”贵正”。《列子》全书按章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其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如《窃斧者也》、《夸父追日》、《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00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7:54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占卜的三忌、五戒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星空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心,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彩,它就是占卜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像它这么古老,这么影…

    2021年12月16日
  • 道教“鬼律”,对鬼怪进行处罚的律法条文

    一、道教早期的鬼律 道教律法主要是惩戒之法,它属于道教的戒律,是对道教徒和鬼神行为的规范和处罚。在汉代的《太平经》中提到人如果行为失当,就会遭到“天”或鬼神处罚。宋代以前的道教律法…

    2022年1月25日
  • 把钱放在枕头下可以招财吗 ?

    很多人喜欢把钱放在枕头下,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也使枕头下成为入室盗窃的毛贼首先要翻找的地方。现在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在枕头下放现金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很多人为了招来财运,会…

    2021年12月20日
  • 无家神则宅人难安,道教秘法教你如何净宅与安宅!

    当人居住的房屋出现不明的问题,如多病、官非等不如意的事发生,就应考虑净宅、安宅。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已不再重视或是不懂净宅这一仪式,但因为无论搬家、看风水、驱邪等等,净宅都是第一位的。…

    2021年12月12日
  • 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自古以来,许多名山大川中,都有历史悠久的道教庙观,例如武当山上的真武观,道教圣地青城山的诸多宫观,最神奇的是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的陕西塔云山道观,修建于金顶的大殿,地势十分…

    2022年1月16日
  • 哪些是有损财运的风水物品?

    说到财运那么每个人都喜欢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财源滚滚,所以有很多的人就会去收集一些风水物品摆放在家里增加财运。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这可不是什么都能往家里放的,放不好甚至会破财,一起来…

    2021年12月3日
  • 优秀却不招人待见?道祖说改善人际关系要避免这几点!

    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拥有健康的人际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很大的好处。但是很多人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自认为很优秀,却总会遇到…

    2021年12月15日
  • 【图文详解】道教中的神仙们

    三清,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

    2022年1月8日
  • 究竟什么是“观音”

           提及“观音”,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实,道教的观音信仰在《道藏》及未入藏的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慈…

    2022年1月20日
  • 道教诗词:邵雍《和张二少卿文白菊》

    和张二少卿文白菊 邵雍 清淡晓凝霜,宜乎殿颢商。 自知能洁白,谁念独芬芳。 岂为琼无艳,还惊雪有香。 素英浮玉液,一色混瑶觞。

    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