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坛场法器:朝简

道教科仪中所使用的法器 “笏”,历史传统也颇为深远。道教产生之前, “笏 ”已长期存在。《释名》解释 “笏”之功能曰: “笏,忽也。君有教命有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

《礼记·玉藻》中记录了不同身份者所用 “笏”之区别:

“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

在南北朝时,“笏”又被称作手板或朝板。有学者研究,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用象牙制造的笏,六品以下官员用竹本笏。

道教坛场法器:朝简

《舆服杂事》记录 “笏”之具体用法: “古者贵贱皆执圭,书君上之政令。有事,则搢置于腰带中。五代以来,唯八座尚书执笏者,白笔缀手板头,以紫囊裹之。其余王公卿士,但执手板,板主于敬,不执笏,示非记事官也。”“敬上尊贤,贵不逾常。用制斯器,备对遗忘。”

道教产生初期,道门并未使用 “笏”,由于受到世俗朝礼的影响,至南北朝时,道门人士在科仪中引入笏礼。《升玄经》记载了道教科仪中道士执笏之礼:“太上敕陵,阳监受教,稽首而起,执笏户东,面西而立。” 直到今天的道教科仪中,道士仍然执笏,且多为木制。

道教坛场法器:朝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18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3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1年12月3日 下午3:13

相关推荐

  • 【悟道·得道】“道”无所不在

      道,是自然的始祖,万事万物的本源。他小到根本不能感知,大到辽远无边;他反映于各类事物中为“有”,藏匿于万物中为“无”;金石不如他刚强,露珠不如他柔弱;来而不见,去而不…

    2022年1月13日
  • 探秘曾经被认为是邪术的闾山派

    闾山,传说是在闽江之底,凡人看不见,唯独精通闾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缘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   闾山派又称闾山道、闾山教等,最早源于魏晋南北朝许逊信仰,属于闽越故地…

    2022年1月27日
  • 2022年九宫飞星风水方位吉凶,家居风水布局必看(附化解方法)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从这句话可以知道,风水的吉凶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风水的气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转变。“天有九星,地有九宫”,天上的九星——北斗九星,随着季节的不…

    2021年12月19日
  • 不可破的10条天规,谁用谁幸运!

    01.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

    2022年1月4日
  • 一曲《平湖秋月》清新明快,悠扬华美

      “ 这首《平湖秋月》又名《醉太平》,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又有说以江南丝竹八大套中的《欢歌》发展而成,此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   在…

    2022年1月27日
  • 道家道教,一脉相承

               一提到道教历史,学界和宗教界对起源问题的判断会有很大不同。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是立足于教主、经典和宗教组织三个基础上而产生的。…

    2022年1月19日
  • 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南宋时,峨眉县县令王湘,在绍兴三十一年时,发心立誓一定要奉行《太上感应篇》中的数十种事项。有一天,他忽然因病而气绝身亡,家中男女都围绕在他身边哭泣。王湘觉得自己好像漂浮在半空中,隐…

    2021年12月14日
  • 为何说人是天的副本,天人为什么能互相感应?

    道教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也以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 …

    2021年11月30日
  • 面相,决定命运!(不是迷信)

    什么是面相? 面相是人的外在表象, 蕴含着人的命运信息。 面相是人的脸部特征, 体现着人的性情脾气。 面相如何形成? 面相源自自身阅历, 面相来自内心活动, 面相彰显处世态度。 生…

    2021年12月24日
  • 中医智慧: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养生!

        一、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