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密钥尽在心印妙经里的“上药三品”

人体密钥尽在心印妙经里的“上药三品”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是众所周知的丹功修炼经典之一,在道教早晚坛功课经的早课经中也是道众日日念诵、可谓倒背如流。虽经文简短,但句句皆是修身延年之要诀,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经文以“上药三品”为基础,要想通达经文,则必须先了解这“上药三品”是怎么回事。“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精、气、神即为上药三品。这三个词虽然常被大家提及,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有很深内涵的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上药三品吧。

一、什么是精、气、神

 

中医认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是一身能量的物质储备。精又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中先天之精最为关键,又称为“元精”,是生命最初那一点物质能量,由父母精血所化生,人靠着这一点元精生长发育、生儿育女;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人体将摄入的饮食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吸收、转化、营养自身,相当于现代所说的“人体营养”。精是整个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会消耗,同样也可以增补。一般而言,一切生命活动都会消耗精,尤其是房事生育、多思用脑等。在中医看来,肾主藏精,肾是人体“藏精”最重要的仓库,而肾主生殖、主脑、伎巧出焉(脑力、思考能力、反应力等),因此性生活、大量脑力劳动,这些最耗肾精。没有修炼的人,基本上只能靠后天的这些营养摄入来补充后天之精,有修炼者则需要通过导引吐纳,可以慢慢培补先天。

 

与精的物质性相比,气可以算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活一口气,人体的各种脏腑、形体功能能正常发挥,靠的就是生命能量的正常运行,这个能量就是气。跟精一样,人体之气根据其各自特点、作用、分布的部位细分起来,也有各种不同。比如随先天之精一起产生的、生命最初的能量,称之为元气。元气同样为肾所主,人由此元气逐渐萌发出勃勃生机;同样的,元气耗尽则生命结束。后天通过进食、锻炼所培养出来的称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由脾胃生成,为肺所主。诸气之中,固护体表的称为“卫气”,灌注胸中的称为“宗气”,营养脏腑者是为“营气”。如果说,精最主要的功能是组成人体这个形体组织,那么气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这些形体组织能动起来、发挥各项功能。

同样的,气也会消耗,也可以增补。过度劳累最是耗气,中医讲“劳则气耗”,这个劳累包括整体的体力活动过大,也包括单独脏腑的过劳(比如饥饱不定,暴饮暴食容易消耗脾胃之气)。没有修炼的人,只能靠饮食、体育锻炼来蹭强体魄,在一定程度上充养自己的气;而善于导引、内丹、吐纳功法修炼之人则可通过打坐导引练气。

 

精气神三者中,神最为重要。

 

中医里把神称为“一切生命现象的总称”,这个概念可能不好理解。我们简单来说,精是形体,气是功能,那什么让这些形体发挥这些功能且发挥合适的功能呢?这就是神。中医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没有神,就算有个躯体,各个器官、躯体功能也存在,但也只是一具尸体。可以说,神是人体的生命力——这可以算是广义的神。狭义的神,则是指我们常说的“心神”,包括思考能力、心理、情绪等。情绪不好,心理状态不好,我们说这个人心神不宁,说的就是这个狭义的神。道医对此的认识更神,认为神是人修真的关键,通过对形神的修养可以实现成仙入圣。

二、精、气、神有什么特点

 

无数精气的聚合形成了人体,但单个的精气则是极其细微,杳不可见的。因此《心印妙经》开篇即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即表示精气神是不可见的,是一种氤氲状态。

 

精气神三者之间,又存在互相濡养、统帅的作用。一方面,与神相比精气属于物质基础,精、气可以养神。一个人精神饱满、炯炯有神,首先来源于自身的精气充盈,而形销骨立的病人自然也看着两眼无神。而精、气之中,精又是气的物质基础。精足,气才充盈;而气也当依附于精,才不致涣散气脱。

 

故《心印妙经》里说“神依形生,精依气盈”。另一方面,神能统摄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整个生命的最关键部分,都在神的统摄下,整个生命过程才能实现下去,才能运用精气进行创造行为。明代医家张景岳特别强调“虽神由精气而生,而神则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反过来说,当心神不宁、亢奋不止,神也可能会出现统摄失司,耗散精气的情况,比如现代人的熬夜玩乐。可以说,养生的目标在于养神,养精气是为了实现养神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精气神三者之间除了这种相互滋生关系外,还有一个细节之处是容易被忽略的,即精气神三者当相聚相固,不可离散,诚如《心印妙经》所载“神依形生,精依气盈”“其聚则有,其散则零”,当长使三者“绵绵若存,固蒂深根“。

 

三、养生如何养护精气神

 

养生首重养神,养神在于宁神。神是生命的主导,神一乱则精气随之而乱,因此养神关键在于宁神。宁神不是说要避免负面情绪,而是要做到可以有正常的情绪变化,但不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应较少地做到不扰心神。《灵枢本神》载:“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即便是喜乐这种正面的情绪,太过了也会使心神耗散,故皆应注意保持平静,修身养性,安养内心,规避扰心动神之事,做到“若亡若存”之际最好。

保养精气则应以“益气、固形”为要。合理、健康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人在健身方面往往存在两个极端,要么不锻炼,要么运动方式不合适、运动过度。中医讲究,人欲得小劳,则气血不滞。适当的运动能使气血通达,益气养形,疾病不生;而过量、过度的运动则伤精耗气。在饮食营养方面,应讲究进食,符合身体需要的、易消化吸收的营养,以有益身心为主,而不当贪图口爽。此外,开源节流,运动、饮食在于开源,而节流易被忽略。养生方面,节流在于节欲,男女之欲太过则动神耗精,诸般所欲太过则心神不得安宁,皆应稍作节制。

 

总之,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其中又以神最为贵而精气养之。其聚则有,其散则零,养生在于养此三宝,而养此三宝又莫过于宁神、益气、固形。

 

四、《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全文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2362.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24日 下午4:37
下一篇 2022年1月25日 上午9:06

相关推荐

  • 牙齿对运气的影响

    牙好,胃口才会好,牙疼的人根本不会想去吃东西,那么不同牙齿的福气是怎么样的呢? 在人的一生中,一生中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称“乳牙”,到二岁左右出齐,共二十个。六岁左右,乳牙逐渐…

    2021年12月1日
  • 从庙名看懂神明位的阶级,最后一字是关键!

    受古时封建制度影响:宫、殿、府 首先,“庙”是最通俗的称呼,无论什么阶级的神明都能称庙。 “殿”在古时指皇帝的办公处,属于帝王级的神祇才能称殿,比宫还更高一等。 “宫”为旧时代的皇…

    2021年12月3日
  • 六十甲子神图谱详解

    ​       六十甲子神,称岁神,又称太岁。既是星辰,也是道教奉祀的神祇。岁谓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它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为一循环,又以甲乙丙丁戊己…

    2022年1月14日
  • 过年贴福有讲究,不是所有“福”字都能倒着贴!

    虎年即将来临,想必大家已经开始准备春联和“福”字贴,其中“福”字很多人都喜欢倒着贴,但是有一个位置不能倒贴,那就是大门,必须正着贴! 福字倒贴由来已久,但是自古以来大门的“福”字都…

    2021年12月28日
  • 关于生肖相冲 相害 相刑原理与基本化解方法

    何为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

    2022年1月24日
  • 夜间磨牙,除了有虫、缺钙之外,还有其他玄学原因吗?

    我有一个信众来反馈法会情况时,说了男朋友有各种小毛病,而且还磨牙吱吱响…初听的时候,并没有关注这个细节,到了昨天突然想起来这个事来,觉得有必要讲一下… 西医…

    2021年12月17日
  • 一杯水就能催财化煞,最简单有效的转运方法!

    我们都知道想要自己转运可以利用风水摆设,然而说起风水,许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很麻烦又困难。但其实,只要利用一杯水,也可以简单帮自己转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要怎么做吧!记得提醒家人、…

    2021年12月9日
  • 能听懂兽语的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

    一、畜生之言不可听 有一个人喂养了一些家禽和家畜,并且从懂法术的人那里学习了兽语,他能听懂家禽和家畜的话语。 一天,他听到鸡对狗说:“马快要死了。”于是他就把马卖掉了,避免了损失。…

    2021年12月21日
  • 雷法真的存在吗?道教雷法的来历

    据史传所载,张继先著有《大道歌》以进上,另有《心说》传世。今《道藏》中尚收有明张宇初所编诗文集《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 又《道法会元》所收《虚静召役庙貌神祗法》、《虚靖天师…

    2021年11月30日
  • 雷神连连看 | 又到了仰启雷部大神的时候了…

    曾经对各种款式的雷神进行了层层比对,很多信众看的眼花缭乱,有信众说只记得毛脸雷公嘴;还有的说长翅膀的就是雷神;还有说像乌鸦一样的肯定就是雷神了…总之,结论感人&#823…

    202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