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宇宙始于道,有始于无,万物生于有,此乃大道。天地未开之时,混沌之中存阴阳二气,互为充斥。天地开而阴阳成,道与魔并存于冥冥之中,二者相盈,一强而一弱,强弱互生,亏盈之态行于宇宙。

道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存于茫茫宇宙之中。道化形则成人,化气则成神。故太上化生为盘古而开天辟地,化老子而作《道德》二篇教化天下,化生张陵而创道教,如此种种,均在于天地造化。得道者,超脱三界,化神为气而与天地同寿,永登仙界;入魔道,则面目狰狞,为祸天下,永入地狱受殃,饱受轮回之苦。实则,道与魔仅一线之隔,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复。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吾之所论道者,为正、真、诚、信、礼、让、谦、孝、忠、悌、义、廉,得此,则自然心存大道,而正气充斥,弘道而造福万民,此必成仙道,功德无量。东汉张陵心存万民,符水治病,而终成仙道,如此不胜枚举。反之,则为世人唾骂而恶名昭著,自入地狱轮回,来生为鱼畜,遭刀俎之祸,此魔道之祸也。南宋奸佞秦桧心怀恶毒、陷害忠良而沦入畜道,受尽诸多苦难,却仍未得解脱,此前世罪孽深重使然。

魔道二者并存于世,如阴阳二鱼,互为充斥,互为消长。若道盛则使人心存正气,可为人师者,教化天下,或可为智者,造福众生,抑或为得大成者,利国利民。此类人,众人乐推而不倦,因其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者是也。观今世之道者,有润之以万民苍生之福为己任而得江山社稷,造福天下,此心中有道也。反之,若道衰则魔盛焉,而黑白颠倒,是非倒置,必遭其乱,受其害。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如此类,人道或许难伐,则天道必伐之。世人皆易入魔道,因欲望乃进入魔道之始,欲念起则行必随之,却助长了魔之气焰也。魔助其欲,而常令人难以自制,从而越陷越深。观今日之世,有贪得无厌者,有作威作福者,有横行乡里者,有渔利于民者,凡如此进入魔道之人,为人深恶痛绝,乃其体内魔盛道衰所致。

一切欲念均为魔,故世间魔盛而道衰,世人难以做到虚无,故必受五行生克之影响。受五行生克影响则必有吉凶祸福,则必有生离死别。世间的长寿者均寡欲,随遇而安,近于大道,此乃自然之法则。世间之事不必强求,顺应自然,则道昌,魔便难以入侵,故可得道也。然而,观天下,冤屈、不公、失道者,均阴盛阳衰,魔盛道衰,而有魔行于世,而灾劫连连,吉凶自现,祸福随行。

呜呼,合乎大道者,必心若止水,静观天下风云剧变,则身存,身存则道昌也。

1

何为魔?近代西方通俗文化于网络与媒体的侵浸,以及佛教经典之大力宣扬之下,对于“魔”的观念与我至道文化的差别甚钜。

《正字通》译经论曰:“魔,古从石作磨。梁武帝改从鬼。”磨本来有砥砺试炼之义,改石为鬼而皆成大力邪鬼之说。此者与我道教经典之义有所不同。

于道教而言,元始天尊龙汉开图尔后统御三界,有无数之自然之神灵通过修炼而登真。于显者为之仙帝,主司赐福与教化。于隐者为之魔帝,主司护卫与惩戒。此者正与我道两仪之说相符。仙帝与魔帝同属元始天尊之麾下,魔帝严镇北酆之上,而此地也正是“雷城”之所在。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魔帝者又以五大魔帝为代表。《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青天魔王,巴元丑伯。赤天魔王,负天担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监丑朗馥。黄天魔王,横天担力。五帝大魔,万神之宗。飞行鼓从,总领鬼兵。麾幢鼓节,游观太空。自号赫奕,诸天齐功。上天度人,严摄北酆。”以此可知其神格与仙帝相同,可达诸天之界。

2

《上清隐书》玉清神霄王曰:“凡鬼魔巧便变化万端,或沉或浮,或见或亡,或聚或隐,或藏或形,或气或死或生,或飞云中或治空洞,五色恍惚无有常形,如此皆承六天之运,受会于三天,在其度之内故得肆其凶丑。

高上亦以后学多巧民心不纯,洎害繁生恶逆滋彰,故容之以威民使协真,以罚非役之以兼考官,故不灭其根种也。若使运终数讫则其气自消,民心自然而纯学者自然成仙也。”

以此可知在仙帝随方设教无量度人之时,魔帝及四出搜捕邪精以卫后学,飞空变幻考验试炼,可令后学自知清静之功立身之德所拥几何。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3

不管你是不是有在修道,一律都存在魔考,没有修道的人,他所受到的魔考是事业不顺、身体不好、家庭不和、感情不顺,种种的不顺就是魔考。

而这些魔考在道家来讲就是业障,这些业障对一般人确实很难消受,有时会逼人自杀,很多人也是因为这些种种的不如意事,而走入修道这一条路。

如果业障太重的要走入修道是不太容易,但如不修道却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修行到一定境界会陆续引来累世冤亲债主及地府的因果业报前来讨报,有些人视之为魔考,这些魔考因人而异。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魔境干扰,修的越高其魔境也越厉害,“主要是修道人的气场引来的,当你修到一定的程度,你的气场会形成一定频率,与这个气场频率的相同的生灵就自然会被吸引来”初时的修道魔考是外在的魔考,也就是先前未入道时的事业不顺、感情问题、家庭不和等问题,会加速来临,或家人的不谅解而阻挡,或其他外在因素而阻挡你修道。

原因是你修成后,前世的债没办法继续向你要,前世冤亲债主好不容易在今世才开始向你要回,前世债还没还清,岂肯让你这样修成道,所以才会阻扰你修道,加速讨债,让你穷于应付,不让你修成道。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4

所以说修道哪有这么容易,如今世能轻松的修道是你的福报很大,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高阶的魔考,也就是前面的业障已克服了,进入真正的证悟之道,此时你功德若没做,就会有很多无形的阴界来干扰你,或误导你,这段时期如若没有名师指导,很容易被击败而退道。

这时也有很多修道者自以为道行很高而产生骄傲的心,甚至有些已经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在他心中认为他道行比师父还要高明,所以才有神仙会来教他修法,殊不知来教他的都是假藉仙道之名的魔(外灵)在教他的,因魔如不说他是某某神仙,请问他能让你乖乖的相信他的话吗?你一听到是“魔”就会避而远之,哪还会跟魔打交道,这时候也是最容易发生我们常说的走火入魔的阶段。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如果平常尊师重道,跟师父一起做功德,魔很难接近,就算接触到,也会有神仙保佑,而渡过难关。

后期的魔考虽然千奇百怪,但不会比初期入门的魔考难处理,初期魔考都是事业、家庭、感情的因素,做师父的很难帮得上忙,只能提供很多方法让他做参考,去应付解决,能不能摆平就看当事人的智慧和造化了。

5

后期魔考比较容易解决,只要修道者平常就心存善念,常做功德,尊敬神仙、师长,孝顺父母,保证很容易过关,就怕修道者平常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不做功德,唯利是图,目中无人,骄傲心很重,口是心非,自以为是,有这些心态的人很难度过这时的魔考。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因此后期受魔考失败的人,心灵都会留下很深的伤痕,从此不敢再提修道的好处,也会感叹修道难。

“修行不是一生的事情。有些功能是前生带来的,很多人的成就也不是一生修成的。要想成道真是太难了。其艰苦程度,真的难如登天,甚至修得一个人身都很不容易。”

在应对魔考前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在修道时性命双修,不要老是打坐练功就指望成仙成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修行要落到实处,悟与行不可分开,日常行住坐卧要心念所想一定要配合言谈举止。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6

要知道无形的心灵思想才是操纵我们命运的主宰,道家言气,气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心念如善意,用于气中,就是善气,善气发出就会有善意之人或神来会合,命运自然越来越顺;人心思恶,用于气中,就变成恶气,恶气一出自然会有恶人或恶意之鬼神会合,就会被修理的很惨,命运自然越来越差。

所以如果外表说的一套,内心做得又不一样,很容易越修越糟,是故道家最重讲“诚”,心诚则灵,不打诳语皆是如此。

修道修到某种程度,平常所做的亏心事,如喜欢占便宜,心口不一,对尊长不敬,对人无信,不做功德,种种的缺点都会成为魔考的对象,一考进去,就是让您心灵感到害怕,或是让您身体越来越虚弱,如还不能觉悟改过向善,就会进一步的控制您的心灵,折磨你直到完全失去修道信心,因此我们常说德行德行,厚德载物,不修性,不积德何以载物证道呢?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道教之中魔的种类

道教之经典将魔分成十类,《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四五:“行道之士,先明于制御之法,其魔有十,故具于篇内。学者深而造之,勿为魔之所试,斯道不难成矣。一曰天魔,二曰地魔,三曰人魔,四曰鬼魔,五曰神魔,六曰阳魔,七曰阴魔,八曰病魔,九曰妖魔,十曰境魔。”

此十魔者唯有天魔为仙帝所幻试,非野鬼或邪魔之所为,其余九者须谨慎应对之。经中有提及诀、印、咒以退之等等在此不便多提,下文以内炼修为之义而对之。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十魔试炼之含义

1、天魔

《上经大法》:“天魔者,修炼居山之士一念纤尘,而被魔王之所败而不能成真。何者?正炼火丹修真养浩行持入靖,或目见显现形影,幢盖幡花百种天香异云覆室,或耳闻仙乐之韵,此乃天魔之所试,即非正道之所履行也。”

对于天魔之说可谓“着象”所至。在《坐忘枢翼》有提到:“若定中念想。则有多感众邪。百魅随心应现。真人老君。神异诡怪。是其祥也。”自是端正体心而寂守,心常静以符道元,当知空中无形,有形者道之末也。所当见幻识幻,如当风掠而不着,幻灭尔后即证《上经大法》:“其魔自退,变神为元始天尊。”

此点经文所言无误,而实作者所验之非一般之俗想,当知太虚无名元始无形,空中之妙有者本乃一炁也,一炁元始乃永恒之真。此天魔灭幻之试炼过后才能算是“初得一炁入玄门”。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2、地魔

《上经大法》:“夫地魔者,行持之士步罡变神,书符呪水起念不正,多被地魔之所试。何者?正欲思存而心生疑议,步掏书呪而乱其心元,或照形而不辨其姓名,或附身而不通言语,抵敌道法毁辱真文,皆非邪鬼之所依,即地魔之所试也。”

对于地魔之说可谓“修炼不足”所至。步罡变化一炁通神,尔后持法书符之际窜起不正之念,随坛地司城隍感知其邪念而阻其玄法运行,使其法不灵不应。此皆是持炼法度之人平日心不修正戒律不遵所致,身中心性内炼之事旁人不可知,虽言语庄重行为有节,然心念不正稍有纵驰者神人地司即察。趁念不正更乱其心,以示急急正心断念。若诫示不醒者必然群魔窜心,日后身败名裂登真无望皆由此启。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3、人魔

《上经大法》:“夫人魔者,行持之士皆有之。或居山或入室,书符步呪掏诀行持,方欲行用一念有殊,或被言语谊哗秽臭腥膻,鸡犬、孕妇、师僧尼俗冲突坛场,以至惑乱法身思存不正,符水不应呪诀不灵,皆人魔之所试也。”

对于人魔之说法可谓“俗缘无断”所至。此点学道修真之士多人有之,当须多加留心。学道之人本应深居简出,所结者止于云朋霞友而已。若无应酬往来何有尼俗之辈喧哗道坛,若拒酒食邀约何有腥膻之物秽臭居室,若不情希升进何有师僧冲突坛场不宁,若无显德露能何有鸡犬、孕妇声闻不停。此般终日吵闹无休必然身心不得安宁,心不远俗必然离道日远,符水不应呪诀不灵此理所当然也,俗缘不断独居深山也无用。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4、鬼魔

《上经大法》:“夫鬼魔者,行持之士,或治人于郊野之中或建坛于伏尸之地,一念稍悮,即夜梦魅,屋宇虚呜,禽鼠出以现形蛇,虫显其怪状,惑乱正法恣坏灵坛,皆鬼魔之所试也。”

对于鬼魔之说法可谓“法炼不专”所至。学道修真之士勤习道法以济众生而得积功,学一则专勤习则精,日久功夫自然深熟,倘若贪多好学无一专精,遇有大力邪鬼纠缠欲驱退之,然而施法不纯召降不精,以此行者犹如小丑献世,徒惹邪秽缠身嬉闹而已。《清微道法枢纽》:“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正气者天罡也一炁之发散也,保常寂心以入其道,养其浩运法必灵。言虽如此但得几分之专精,学道炼法之士当须自明。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5、神魔

《上经大法》:“夫神魔者,行持之士,或因驱摄或破庙除精摄祟召魂、一念恣狂多为神魔之所试。或现形影或作言词,抛石旋风吹号叹泣,变化多端见其异状,盗法坛之供具窃丹药之祕文,惑恼法身无有休息,皆神魔之所试也。”

对于神魔之说法可谓“戒律不严”所至。昔时萨天师在外云游,遇有神主不在,神使索求淫祀之庙,故召摄天雷以勘斩之。随后主神回见心有不甘,请领戒鞭以尾随天师欲伺其犯戒而击之。十二年尔后未见有分犯戒律故诚心敬佩,自请为天师护法。学道之人法炼之士,当须以戒为止神鬼自然不敢相扰。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6、阳魔

《上经大法》:“夫阳魔者,行持者正欲内行,以济生死其一,心念不真或情欲四起,怨憎作念受着情怀,烦恼忧心是非竞乱,此阳魔之所试也。”

对于阳魔之说法可谓“性命不周”所至,此点于历代多有之。修炼之士本当心常寂静内养正气,于内者常安于外者常逸,俗缘谢尽死生如一。若收心未竟其而功者,炼养有盛此必然身强气盛欲念大作,俗念不断必然怨憎时有,人伦未尽必然忧心烦恼。先命后性者于收心此项必须更下功夫。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7、阴魔

《上经大法》:“夫阴魔者,居山之士修习祕文,或思存之际入室之间,一念差殊即闻四野歌悲冷风乱作,心生倒见妄起贪嗔,谈及杂言多宣死讳,或行于道路逢僧遇尸血秽厌我神光,皆阴魔之所试也。”

对于阴魔之说法可谓“取气不纯”所至。存思之前当知至道之气正直浩大生生不绝,故只取真正生气不用杂炁。且炼养之际不触死秽不言尸丧,修炼之士若不以此为分际,取气茫然万般皆触所言无择,存思炼养之际念头一差,即感召非物或心生左道之念,又触念不灭意随心牵日久必然败道。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8、病魔

《上经大法》:“夫病魔者,行持之士一念乖殊,四大失理饮食差时,寒暑失调多生疾患,缠绵不退损害行持,此病魔之所试也。”

对于病魔之说法可谓“卫生失调”所至,饥当食寒当衣,此符自然之理也。若餐饮无序寒暑不避旱湿不分,悖逆天象自然之理故而生病,此病者乃自取也。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9、妖魔

《上经大法》:“夫妖魔者,山林多有之。凡入靖修炼一念不真,多招狐狸山精石怪妖魅,恐人成道化作妖艳以求宿食,或歌艳丽诗词以现形影。故行大法之士,多忌之。”

对于妖魔之说法可谓“正气不足”所至,《道法枢纽》或问:制邪之道如何?师曰:但修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闻“花月之妖不敢见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犹且知惧,况有道之士哉。而此句原于袁牧《甘泽谣》素娥曰:“请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某不复生也。”三思问其繇,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多言梁公之心将兴李氏。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梁公,狄人杰)。学道修真之士,心行光正故妖魅邪祟不敢进身,山精邪魅竞相来戏者,必然心有不正有亏暗室。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10、境魔

《上经大法》:“夫境魔者,行持之际或于道路别室之中,见一物而一念起贪嗔之心,目视非色耳听恶声,或入室中见诸气象形影之端,皆境魔之所试也。”

对于境魔之说法可谓“清静不足”所至,学道修真之士营生于外见诸色形声财货奇物,可同求不可同贪。入室瞑目静心见诸祥瑞内景,不可着幻。《清静》:“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但知太虚无名元始无形,入境灭境乃得常寂。心能常寂此乃道同。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上清隐书》高上消魔王曰:凡上真已成真人犹凶魔所试,何况凡学之夫耶。仙道得成,亦不被试者,皆是九天制魔保举,故魔宜先试其邪正也。得魔保举便白日升天,岂可为咎魔也。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之十六,玄师曰:凡学士行持洞视,多致群魔所恼,遂乃退败功力。如见美貌灵妃,不可熟视,多是三官五帝玉童玉女,察人功过。亦有清灵善爽魔军变化故来惑人。或作鬼怪变现百种魔试,欲人大功不成。及内人亲戚间阻皆魔鬼使然,欲其中道而废。

道教所言之魔者并非全然为邪恶之类,本有正邪之分。而内魔之患远多于外魔之扰,当知心若纯正丝魔不生,形端气正邪精惊心。消魔之理不在玄奥之中,但看个人日常之心行举止如何。

为什么修行以后业障却越来越多?冤亲债主前来讨报的原因竟是这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4910.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21日 上午9:41
下一篇 2021年12月21日 上午9:52

相关推荐

  • 役使雷霆、把握造化,雷法是道教对天的抗争!

    雷法以元气为本,阴阳为用。在以元气为天地万物本源的理念之上,认为人身为一小天地,而与宇宙大天地同一本体,同一运转规律,同一生成程序,从而将雷法的理论基础建立在模拟宇宙论的人体生命哲…

    2021年11月30日
  •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

    2021年12月28日
  • 民间法教和正统道教的区别

    有道友问起民间法教跟正统道教的区别,以下简单的谈几点。 首先道教追求的是生命的净化与解脱,而民间法教据我所知没有完善系统的教义,也没有形成完善、圆满的宇宙观及修炼思想。 在传承上,…

    2022年1月6日
  • 寒衣祭祖上坟,会将阴气带回家吗?相关禁忌不可不知

    按照道教的观点来说,寒衣节的祭祖或者超度,是承载着整个冬季运势的重要节点。冬季的运势好坏、冬季是否不顺,都和冬三月的第一天的祭祖有着很大的关联。   寒衣节也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具…

    2021年12月18日
  • 道教故事 | 何仙姑卖药

    在胜似天堂的杭州西湖边上,一条桃红柳绿的林荫道旁,屹立着一间老字号生药铺,刻有“济世堂”三个金灿灿大字的黑漆匾额钉在店门上方。这问宝号“济世堂”的药铺,经营南北川广生熟药材。莫看它…

    2021年12月13日
  • 读心术还是催眠?看看古代记载中的圆光术

    一、圆光之术 圆光之术,由来已久。简单来讲就是,施术人念以咒语,可以将纸、镜、碟、手掌等等,变成一个高清的视频播放器。所播放的内容,可以是过往的,也可以是现在的,甚至可以是未来的,…

    2022年1月6日
  • 揭开唐朝龙脉被隔断的风水之谜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他统治的时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唯一的文明最为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

    2022年1月30日
  • 割生采炼 天道不容:老道舍身章正义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现今行事,处处皆讲证据,查案办案更是如此。在解放前,每个大的警局之中专门有一处,存放各类证物,称为证物间,而每个证物间中又都有一个房间,存放…

    2022年1月26日
  • 《道德经》:人有没有贵气,只需看这六点

    富是外在的数字,贵是内心的品质。 骨子里的那份贵气,是一个人的修养,更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一个人身上的贵气,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 它是在日积月…

    2021年12月23日
  • 浅谈道教和合术

    和合术是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的一种法术,也有不少人亲身体验过,只是目前市面上的和合术鱼目混珠。一般来说,主持和合的神明,有几种神系,这里分别说一下,先说正法的。首先不成体系的,如月老。…

    2022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