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没有经文,读了可以使人变聪明?

理论上来说,读任何经咒,只要心诚,都可以使人变聪明。不过大多数人,若求智慧,还是建议持诵《文昌宝诰》。世间流诵的所有经文宝诰,或是神仙所传,或是历代高道总结,1800多年来被无数人虔诚持诵过,其中的愿力、念力都是不可思议的。你随便持诵哪个咒,都会被其中良性磁场加持,从而神魂安静,自性显现,这种状态下,非常容易发挥出平时被压抑的潜能,是为“灵光乍现,超常发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

同时,任何经咒,都是大道的阐化,虽然每种经咒文字不同,内容差异万千,然究其宗旨,都是让人慈悲清静,体悟大道的。既然如此,所有经咒都是一奶同胞,那么,你读哪篇不能开智慧,读哪篇不能有感应,读哪篇不能悟大道呢?

道教有没有经文,读了可以使人变聪明?

虽然现代汉语里常把“聪明”和“智慧”做近义词,但究其本质,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聪明,是天资高、记忆力、理解力强的意思。而“智慧”是是基于现有知识体系、智力水平的一种自发主动的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包涵了情商、逆伤、共情等等。

聪明不过是一种天赋技能,而智慧则是经过后天学习沉淀后的总结和再创造。很多时候,聪明只能告诉你怎样做最快捷;而智慧则能告诉你,怎样做最合适。但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有时候必须顾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聪明,是绝对不够的。所以人们经常用“小聪明”和“大智慧”来分别概括这两个词语的不同。由此可见,“聪明”和“智慧”是两码事。

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而智慧的人,一定内外通达,相当聪明。没有任何经咒能明确地教你怎样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所有的经咒都可以潜移默化地使你成为一个更智慧的人。如果内外澄澈、世事洞明了,还怕不聪明吗?另外,大道慈悲,是没有任何分别心的,聪明的人可以修行,不聪明的人可以修行,甚至文盲也可以修行。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不聪明的人。“勤能补拙”这词,虽不是很准确(毕竟有些事需要讲天赋),但是一定程度上,勤奋能弥补智力、能力上的不足,这是绝对的。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远远没有达到要拼天赋的地步。

小聪明固然可以让人领先一时,但修行之路漫漫,只有智慧才能使人有耐力到达终点。聪明,一定会让人在修行时比别人省一点力气,但绝不会让人修成的几率比别人更高。更多时候,现实往往是,聪明人省的这一点点力气,会不知不觉中,慢慢被自己放大为无限的优越感,反而阻碍了自己的进步和更深层次的参悟探索。这就像下雨淋湿的,多是打伞的人;河里淹死的,反而更多的都是会游泳的人,不外乎就是仗着自己比别人能耐,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不同“水域”的深浅。不会游泳的人,在河边走的时候往往会更小心;或者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量避免靠近河边,因为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而会游泳的人,往往自恃水性好,什么样的水都想下去表演一下自己会的蝶式、蛙式,结果往往就出危险了。

道教有没有经文,读了可以使人变聪明?

修行也是一样。刚开始接触道门的同修,如同还不游泳的人,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立刻学会游泳,而是学会分辨什么样的水域随便下都很安全,什么样的水域不能下去游泳,什么样的水域靠近都不可以,万一溺水了该怎样保命。

学会这种判断辨析的功夫,就是增长智慧的功夫。如果一开始功夫都花在“如何变得更聪明”上的话,只能是短时间内,比别人多会几种游泳的花式,但“淹死”的几率,可能比普通人、愚钝的人更高。没有智慧作为支撑的聪明,如没有刹车的自行车,很容易失控。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每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又何其宝贵,若因小聪明毁了,就太可惜了。

那么,如何获得智慧呢?四个字,开卷有益。首先,自己必须先去大量的阅读书籍,积累相当数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以后参悟智慧的资粮。这些书籍,不一定得是经文,任何圣贤经典都可以读一读。道,不仅仅是写在道教经典里的。

道教有没有经文,读了可以使人变聪明?

要知道,每个行业做到顶尖的人,一定都是有大智慧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触摸到了大道,他们的书里,虽然没有明确的写着大道的定义,但都在或深或浅的解释阐述大道。只要能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量了,这时候再来读读任何经咒,渐渐地就能结合经文里似懂非懂的话,结合生活里若有若无的感悟,慢慢去理解大道在细微之处的体现,渐渐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证悟,这就是开智慧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没有读过一本经书却智慧通达的原因。一旦智慧圆明,并能践行自己悟出的道,那么,生活中,你一定会是个拥有正能量的人,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己和他人都过得更舒服自在,不为无谓的烦恼遮蔽本性的清明。

当然,聪明是一种福报,若能善知善用,并且时常虚怀若谷,不以为意,不骄不躁,那么,修行起来的速度,就更惊人。

愿大家世世乐善好施,具聪明灵敏的福报;也愿大家生生能持正法,做一个智慧圆明的人。

道教有没有经文,读了可以使人变聪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7647.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月20日 上午9:44
下一篇 2022年1月20日 上午9:47

相关推荐

  • 道教为何要静坐调息?修心炼性,长生久视!

    道教炼养以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为最终目标。支持道教徒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孜孜不懈的根本力量,就在于道教对道的最高信仰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道教认为,“道”不仅是宇宙的本体,自然的法则,而且…

    2021年12月5日
  • 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的气候以大寒栗烈为特点,虽然大气环流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但是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和冷空气…

    2022年1月29日
  • 此忏悔方法不可思议, 可把透支的福报补回来! 每天发心念!

    此忏悔方法不可思议   可把透支的福报补回   每天轻念,不要小看 …   此忏悔方法不可思议,可把透支的福报补回来,内心趋向平静安乐,并…

    2021年12月28日
  •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道士”

    道之学上可溯于炎黄,自老庄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与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儒学不同,道学先天上就具有隐世逍遥的性质。被奉为道学祖师的老子和庄子,一位洞穿世事无常而选择了…

    2022年1月13日
  • 2022壬寅年犯太岁详解(附化解法门)

    继前几日的太岁普及贴发布之后,很多信众对太岁有了深层次了解,不再盲从于百度教材,并提出了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及需求。因此,完善并更新本篇攻略,并附上2022年度命犯太岁的化解方案,供十…

    2021年12月21日
  • 看转此经 功德殊胜

    尔时,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宝座,放大光明,普集万灵,与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圣人,万万仙众,俱来诣座,听宣妙法。於是梵王称善,帝释欣歌…

    2021年12月14日
  • 随缘是随波逐流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随缘,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弱者随缘是由于无法改变外境,以致受到外缘牵缠,不得自在;强者随缘,是肆意妄为,受自身内缘欲望所…

    2021年12月9日
  • 青牛,毛驴,麋鹿 | 为什么道教神仙的坐骑总是如此个性?

    过年,对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团圆。无论是在外打拼的异乡客,还是求学于外的学子,平平安安回家过年是最大的心愿。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人们出行方式逐显多样化,出行时间也大大缩减,很大程度…

    2021年12月31日
  • 能听懂兽语的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

    一、畜生之言不可听 有一个人喂养了一些家禽和家畜,并且从懂法术的人那里学习了兽语,他能听懂家禽和家畜的话语。 一天,他听到鸡对狗说:“马快要死了。”于是他就把马卖掉了,避免了损失。…

    2021年12月21日
  • 午夜公路怪事频频,救助流浪猫犬竟救了自己一命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城市面孔白天和晚上是不同的,白天的城市繁华而喧嚣,午夜时分坐在车上经过高架桥,高楼林立,偶尔有几个窗口还亮着灯光,不知是在等人归家抑或是工作…

    2022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