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门者不可不知:《道藏》简介

《道藏》历经千古,源远流长,典籍浩瀚,博大精深。

经过小编整理,本文可谓是全网最简单明白的《道藏》常识梳理及目录分类简介,提纲挈领、线索明晰。

入道门者不可不知:《道藏》简介

一、《道藏》成书简述

道藏,指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它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

我们今天先简单介绍下《道藏》的成书历史以及其目录的分类脉络,以便大家在进入学习之前能够从浩瀚繁多的典籍文本当中对《道藏》有个框架性的了解。

道教经书,自唐玄宗时编成道藏之后,中原一带经过五代战乱,散乱无伦。据杜光庭《太上黄篆斋仪》卷一二论述,“玉笈琅函,十无三二”。而南方《道藏》又编纂不精,虽有人收藏较多道书,也亟待纂修入藏。

随着北宋的统一,重编道藏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宋开国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经,以唐代残存《道藏》3700多卷为基础,重修恢复《道藏》。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并派道士张君房增编道藏4565卷,宋徽宗崇宁年间增至5387卷,称为《崇宁重校道藏》

金朝章宗时,编刻《大金玄都宝藏》,共6455卷。

元朝初年,全真道士宋德方主持编刻《大元玄都宝藏》共计7800余卷。

但是历朝历代收集和编撰的《道藏》均有所亡佚,现存者为明正统十年(1445)刊行的《正统道藏》及万历三十五年(1607)张国祥缉印的《万历续道藏》

现存《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英宗正统九年又诏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补,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5305卷。后世以刊板年号称其书为《正统道藏》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又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主编成《续道藏》。正、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书1476种,5485卷.

1996年起,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主持编修《中华道藏》,是以明代正统、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共分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历经数载,终于在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

入道门者不可不知:《道藏》简介

 

二、《道藏》的目录分类脉络

《道藏》目录分类主要有三个脉络,即:三洞、四辅、十二分支

先从大类开始,有“三洞”之分,这种分法源于南朝刘宋的陆修静。陆修静(406-477年),浙江湖州人,他可以算作是道教第一位学术编辑,远离尘嚣,以“三洞弟子”自居,先后隐于云梦山与仙都山,公元471年,完成第一部道教典籍目录专书——《三洞经目录》,按经书来源分三大类: 

分类

洞真系

洞玄系

洞神系

来源

《上清经》

《灵宝经》

《三皇经》

说经

天宝君

灵宝君

神宝君

妙境

玉清境

上清境

太清境

分属

大乘

中乘

小乘

托名

元始天尊

太上道君

太上老君

得名

不杂为义

不滞为玄

不测为用

入道门者不可不知:《道藏》简介 

三、“三洞”的简介

所谓“三洞”,即指洞真、洞玄和洞神。天宝君所说的经归洞真系,灵宝君所说经归洞玄系,神宝君所说经归洞神系。“凡托名元始天尊所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真部,‘上清经’属之;托名太上道君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玄部,‘灵宝经’属之;托名太上老君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神部,‘三皇经’属之。”(《道藏经目录.凡例》)

在道教中,有两个数字最为重要,即是“一”和“三”,这两个数字把宇宙的所有秘密都说完了。“一”的意思有“无差别的大全”,简单讲就是道化生万物的开始,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一个终极的涅磐境界,是从无到有的过渡,二是从有到多的过渡,“三”则是道生万物所呈现的繁华世界,代表万类纷呈的变化,是与“一”相对应的,代表“有差别的繁多”。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教“三一”概念的最初来源,所谓“一气化三清”也是源于此。,“精学之士,务存神道,习用其书,守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为主”(敦煌本《太平经》)。《太平经》以“三一为宗”,修身以精、气、神三者浑一,治国以天、地、人三者合一,故曰“以三一为宗”。在《太上感应篇》中有位“司过之神”,负责统计人一生的功过善恶,以定其生死天年。在《天庭开审》中,又被称为天算师祖冲之,或“三一真神”,就是源于这个“三一”理论。

“洞”,洞察、通达之意。“夫道乃洞,无上无下,无表无里,守其和气,名为神”(《太平经》),所以“三洞”就是通体醍醐灌顶的通达,指道法无边。

入道门者不可不知:《道藏》简介

 

四、“四辅”、“十二支”的简介

在“三洞”的总分之后,还有“四辅”分类,即太清、太平、太玄、正一,是对三洞经文的补充和注释解说,对应关系如下

四辅

太清

太平

太玄

正一

三洞

洞真经

洞玄经

洞神经

三洞三辅

太玄为洞真经之辅;太平为洞玄经之辅;太清为洞神经之辅;正一部通贯三洞和三太(即太清、太玄、太平),遍陈三乘,为以上六部之补充。 

除此之外,“三洞”每部又分十二类,即 :

1、本文类,即本经原文,这是《道藏》的核心部分;

2、神符类,即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文字;

3、玉诀类,即对道经的注释疏义。

4、灵图类,即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

5、谱录类,即得道高圣的应化事迹的记录图书;

6、戒律类,即教义,道教修行的戒规及功过的图书;

7、威仪类,即教仪,斋法典式,请经轨仪制度的图书;

8、方法类,即修行和设坛祭炼方法的图书;

9、众术类,即变丹炼石,化形隐景等方术的图书;

10、记传类,即众仙传记、皇人往行的记录;

11、赞颂者,即歌颂赞唱神灵的道情著作,如五真新颂,九天旧章等。

12、章表类,如九斋启愿,三会谒请等上呈天帝的章表文书。

以上12类的分法是在陆修静原编《灵宝经目》时,公众号嗣汉天师府,“总括体用,分别条陈”,后三洞经书皆依此而分,统称为“三洞四辅十二类”。

入道门者不可不知:《道藏》简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27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5日 上午9:53
下一篇 2022年1月5日 上午11:25

相关推荐

  • 诵经首推《北斗经》 | 为何北斗经有着其他经典无法比拟的感应力?

    在道教信仰中,从天上星君到地上凡尘,都是由道炁化生的。道教供奉的斗姆元君,贵为众星之母,也即是化生九皇道体的本源。 斗姆元君诞辰是在农历九月初九,初一至初九则为九皇诞辰,所以道观中…

    2021年12月6日
  • 遇到心仪的那个人,为什么叫走“桃花运”?

    所谓“桃花运”,是指某人很有异性缘,令异性着迷,多指男性受到女性的喜欢或爱慕。交“桃花运”大概是所有单身者期盼的“美事”。不过我们也常听到“命犯桃花”之类的说法,意指在男女情事上遇…

    2021年12月11日
  • 道教的根本思想

    修道成仙是道教的终极理想,这一理想的实现,并非一已独修能得。同样《度人经》提出了“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义理,即指出修仙道在于长生成仙,而成仙之目的乃在于无量度人,无量度人就是济世…

    2021年12月1日
  • 五岳真形的缘起及用法

    寒衣节法会,上玉皇大表时 高功水火敕炼,朱笔开光花钱 文章中对五岳真形的缘起及用法,做了一个简单的阐释。 历史上,带有五岳真形图元素的法宝极多,其中就包括这一枚赤郭白姑五嶽真形方牌…

    2021年12月17日
  • 庙里请来的平安符,到期后应如何处理?

    许多人去庙里祭拜时,都会顺道求取平安符,希望获得神明随身的庇佑,也会有许多长辈习惯为后辈求取平安符,然而平安符不是越多越好,且若要替换掉破旧磨损的平安符是不可以随意扔进垃圾桶的。 …

    2021年12月23日
  • 道教法印 | 三天太上之印

    此印收载于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七。“此印乃中盟之合契,灵宝之总章,凡申制章奏文檄,并可通用,亦可印诰,佩治病遣邪。长二寸七分,阔三寸四分。” “三天太上”,即太清圣祖太上老君…

    2021年12月4日
  • 真正有福气的人,都很善良!

    什么是福气? 福气不是拥有多少钱, 福气不是住了多大房, 福气是内心善良,不做恶, 福气是品行良好,人端正! 福气是好运气,能化险为夷, 福气是好人脉,有贵人相助, 福气就是本分做…

    2022年1月5日
  • 灵符和神像是否真有冲突?如何布坛结界,使两者互相印照?

    这两年,接触了不少台湾的披挂传度弟子或者火居道士,因历史等各种原因,他们在传承天师道法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按辈份讲,当算道末的师辈;他们不在道观里常住,但都会有专门的精舍神坛;对符…

    2022年1月4日
  • 今日大雪,养生做到这几点,固肾扶阳、百病不生!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

    2021年12月7日
  • 晚餐与健康息息相关,晚餐“四不过”,你达到要求了吗?

    忙碌了一天晚上让人胃口大开,但是“吃多”了不仅担心发胖,更担心健康亮红灯。尤其是晚餐必须吃“好”,如果进食不当,过饱、过晚,都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一、晚餐不过饱 中医认为,“胃不和…

    2022年1月12日